戴敦邦是蜚聲海內外的中國畫大家,也是深受讀書人喜愛的插圖藝術名家。他早年曾任文藝出版社裝幀設計師,插圖藝術自然當行。后調任大學教授繪畫,出版界仍對他緊追不舍。上海古籍出版社近日出版的《戴敦邦古典文學名著畫集》,薈萃其1970至1997年間如題代 表作一百六十余幀。內中逾半曾發(fā)表者,即為古典名著珍藏本、大型辭書、詩詞集等所繪畫頁。就這一點而言,此畫冊不啻是戴氏國畫藝術的專題展覽,實也是對發(fā)展高品位插圖藝術的一種示范和促進。畫集中的作品,皆取材于中國古典文學寶庫,上自神話盤古開天辟地,中及唐詩宋詞,下逮元明清戲曲小說。形式有組畫、獨幅畫、長聯、屏條等。按戴先生的說法,集內之作,是他“以繪畫形式演繹的(文學名著)讀后感”;“常言‘詩貴含蓄’。詩句若一覽無余,不如無詩,然若無詩,也便失卻含蓄的載體。詩畫一理,畫雖較詩直 觀形象,同樣亦尚蘊藉耐看。古典文學名著擁有廣泛讀者,而不同時 代、不同經歷的讀者,對作品的理解和聯想,千差萬別。吾之‘讀后感’,既欲發(fā)表自己體會,又不欲妨礙觀者的各自理解和想象”(見 畫集《序》)。此言堪為書籍插圖藝術的金石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