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歌詩研究:從到元曲的藝術生產史》原為申請的1998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是運用藝術生產理論研究中國古代歌詩的一點嘗試。藝術生產理論是近年來在國際國內頗受重視的一種理論,但是如何把它運用于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當中對我們來說還是第一次。由于本課題的研究對象時間跨度長,中國古代各個歷史朝代在藝術生產方面各自體現出了不同的特點,所以,本課題的寫作也從照顧各時代特點出發(fā),從藝術生產的總原則出發(fā),每個時代分別選取不同的問題展開討論,以期能夠更好地反映出各時代藝術生產特點,反映中國古代歌詩藝術生產內容的豐富性。本課題的研究難度很大,我們的撰寫經歷了近五年的時間,克服了許多困難。到目前為止,文稿雖然已經完成,思考還在繼續(xù)。運用藝術生產的理論對中國古代歌詩進行研究,《中國古代歌詩研究:從到元曲的藝術生產史》只是開了一個頭,要在這一領域取得更優(yōu)異的成績,還需要更多的人關注這一理論,投身到這一課題中來。這里面有無窮的寶藏,值得我們進山探寶。同時,由于受撰寫者學術修養(yǎng)和理論水平等各方面的限制,書中的錯誤缺點在所難免,懇請專家學者以及所有的讀者朋友給予批評指正。本課題在研究過程中,得到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規(guī)劃辦公室楊慶存同志的關心和支持,得到了北京市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公室和首都師范大學科技處的有力支持。姚小鷗教授、左東嶺教授、李炳海教授等對本課題的研究給予了熱情的支持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