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時代,周天子無力支撐大局,大秦統(tǒng)一之前世,山雨欲來風滿樓。大浪淘沙,合縱連橫,你方唱罷我登場。華夏文化成型之初的這一段歷史,竟十分精彩,以至于奠定了千古后世經世治國、創(chuàng)業(yè)為人的基本精神和思維方式。當代人讀史,多關注明清一代的君臣之道、官場運籌,以為時間相近易比附也;殊不知,向春秋戰(zhàn)國追本溯源,解讀早期政治家、思想家的言論事跡,才是理解中國歷史最深處政治哲學、思維模式之奧義的關鍵。作為《博弈春秋從物正解》的姊妹篇,該論著仍然運用了多樣的理論方法,在個別地方還增加了直觀圖示法。作者像一位身懷利器的獨行俠,在數(shù)百年廣闊的歷史政治領域縱橫馳騁,指點人物,引人入勝。全書在具體的時代環(huán)境中認識眾多政治人物的個性優(yōu)劣,在現(xiàn)實矛盾困惑中分析他們的處事方式及其經驗教訓,總結和評判其文化性格,如吳起不守禮數(shù)、趙雍溺子釀亂、廉頗血性魯莽、屈原潔身憂國、白起性格剛硬、荊軻俠骨忠腸、呂不韋處事圓滑、王剪涉政謹慎等等。這些文化性格及其評價對當代社會的人們無不具有警示、借鑒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