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信息與知識傳播丁淦林文集

丁淦林文集

丁淦林文集

定 價:¥25.00

作 者: 丁淦林著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復旦學人文庫
標 簽: 新聞學

ISBN: 9787309046755 出版時間: 2005-09-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23cm 頁數(shù): 253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是我國知名新聞教育家、新聞史專家丁淦林教授從事新聞教學與研究的結晶。本文集主要由四大部分組成:中國新聞史研究、新聞傳播學研究、新聞傳播教育研究、教案選,其中“中國古代報紙研究”、“中國近代報刊的產生”,對韜奮新聞實踐的研究,對我國新聞工作改革的研究等篇章,均有獨到的理論創(chuàng)見和很高的學術價值,曾在新聞學界和業(yè)界產生過廣泛影響。另外,他的關于“加強新聞傳播學科的理論建設”、“大學新聞教育的改革”等論述,閃爍著一個學養(yǎng)豐厚、底蘊深刻的新聞傳播資深專家的睿智光彩,對于我國新聞教育和新聞實踐的發(fā)展具有十分有益的意義。丁淦林教授治學嚴謹、務實,倡導不盲目跟潮流、跟材料的學風;他把教好學生、發(fā)展學科作為自己崇高的職責。這可從他的論著中得到最好的詮釋。他對中國新聞傳播的學術貢獻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作者簡介

  丁淦林,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西南昌人,1932年生,1955年7月于復旦大學新聞 系畢業(yè)后留校任教。曾主講《中國新聞事業(yè)史》、《中國新聞傳播與中國社會》、《中國當代新聞理論與實踐》等課程,主持《20世紀中國新聞學、傳播學研究回顧》等多項重要研究課題。主要論著有《中國新聞事業(yè)史》(主編)、《鄒韜奮年譜》、《中國新聞圖史》(主編)等多種。曾兼任復旦大學社會科學處科研組組長、新聞系副主任、新聞院院長、新聞傳播學博士后流動站站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xié)會特邀理事,中國新聞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等職。1997年被授予復旦大學首席教授稱號。現(xiàn)任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上海大學傳媒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等職。

圖書目錄

中國新聞史研究
20世紀中國新聞史研究
中國古代報紙
十年內戰(zhàn)時期中國共產黨黨報工作的新道路和黨報理論的發(fā)展
關于《文藝新聞》和袁殊
附 袁殊對《文藝新聞》及《記者座談》的回憶
“左聯(lián)”五烈士被害消息是怎樣公之于世的?
20世紀30年代中國小型報淺議
從“九一八”到“七七”期間抗日救亡運動中的報刊
災難與改造: 抗戰(zhàn)時期中國新聞事業(yè)的變化——紀念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50周年
增強黨性 堅持改革——紀念延安《解放日報》改版50周年
1947年的反對“客里空”運動
同常芝青通信前后
附 常芝青致丁淦林信
1956年我國新聞工作改革概述
學習戈公振先生的愛國、樂業(yè)、創(chuàng)新精神
韜奮小傳
鄒韜奮的報刊廣告觀
像鄒韜奮那樣熱愛新聞工作——紀念杰出的新聞記者鄒韜奮逝世40周年
從《申報》的發(fā)展看史量才的膽識與才干
有益的嘗試——關于王中同志新聞觀點的提出及其意義
王中對新聞工作和新聞教育的貢獻
新聞傳播學研究
中國的新聞學研究
加強新聞傳播學科的理論建設
切實發(fā)揮黨報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新聞史應該有自己的特點
寫好抗日時期上海新聞史
《人民的喉舌——韜奮論報刊》前言
軍事新聞學—一門新學問
新聞傳播教育研究
簡議新聞人才的知識結構
大學新聞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與課程體系應該怎樣確定?
中國新聞史教學需要適時革新
教案選
中國古代的新聞傳播
中國近代報刊的產生
簡評一則1949年的消息
附錄
丁淦林:與歷史同行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