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shù)醫(yī)學中國醫(yī)學針灸學

針灸學

針灸學

定 價:¥76.00

作 者: 孫國杰,梁繁榮主編
出版社: 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叢編項: 新版高等中醫(yī)藥類規(guī)劃教材教與學參考叢書
標 簽: 針灸學

ISBN: 9787801560551 出版時間: 1999-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6cm 頁數(shù): 882頁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暫缺《針灸學》簡介

作者簡介

暫缺《針灸學》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目錄
   緒言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上篇 經(jīng)絡腧穴
   第一章 經(jīng)絡總論
    第一節(jié) 經(jīng)絡學說的形成和發(fā)展
    一、經(jīng)絡現(xiàn)象與經(jīng)絡學說的形成
    (一)針灸等刺激的感應和傳導的觀察
    (二)腧穴功效的總結(jié)
    (三)體表病理現(xiàn)象的推理
    (四)解剖生理知識的啟發(fā)
    二、經(jīng)絡學說的發(fā)展
    (一)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中有關(guān)經(jīng)脈的記載
    (二)《內(nèi)經(jīng)》中經(jīng)絡學說的形成
    (三)《難經(jīng)》對經(jīng)絡學說的貢獻
    (四)《內(nèi)經(jīng)》、《難經(jīng)》以后經(jīng)絡學說的發(fā)展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第二節(jié) 經(jīng)絡系統(tǒng)的組成
    一、十二經(jīng)脈
    (一)十二經(jīng)脈的命名
    〔二)十二經(jīng)脈在體表分布的規(guī)律
    (三)十二經(jīng)脈表里屬絡關(guān)系
    (四)十二經(jīng)脈與臟腑器官的聯(lián)絡
    (五)十二經(jīng)脈的循行走向與交接規(guī)律
    (六)十二經(jīng)脈的循環(huán)流注
    二、奇經(jīng)八脈
    三、十五絡脈
    四、十二經(jīng)別
    五、十二經(jīng)筋
    六、十二皮部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第三節(jié) 經(jīng)絡的標本、根結(jié) 氣街四海
    一、標本與根結(jié)
    二、氣街
    三、四海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第四節(jié) 經(jīng)絡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與經(jīng)絡學說的臨床運用
    一、經(jīng)絡的生理功能
    (一)聯(lián)絡臟腑、溝通肢竅
    (二)運行氣血、濡養(yǎng)周身
    (三)抗御外邪、保衛(wèi)機體
    二、經(jīng)絡的病理變化
    (一)經(jīng)絡的病候及其機制
    (二)傳注病邪、反映病候
    三、經(jīng)絡學說的臨床應用
    (一)說明病理變化
    (二)指導辨證歸經(jīng)
    (三)指導針灸治療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附】經(jīng)絡的現(xiàn)代研究概況
   第二章 腧穴總論
    第一節(jié) 腧穴的發(fā)展、分類與命名
    一、腧穴的發(fā)展
    二、腧穴的分類
    三、腧穴的命名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第二節(jié) 腧穴在診斷上的應用
    一、捫穴檢查診斷疾病
    二、檢測穴位診斷疾病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第三節(jié) 腧穴的治療作用
    一、近治作用
    二、遠治作用
    三、特殊作用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第四節(jié) 特定穴
    一、特定穴的意義
    二、特定穴的分類和特點
    (一)五輸穴
    (二)原穴、絡穴
    (三)郄穴
    (四)下合穴
    (五)俞穴、募穴
    (六)八會穴
    (七)八脈交會穴
    (八)交會穴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第五節(jié) 腧穴的定位方法
    一、體表解剖標志定位法
    二、“骨度”折量定位法
    三、指寸定位法
    四、簡便取穴法
    【附】腧穴的現(xiàn)代研究概況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第三章 經(jīng)絡腧穴各論
    第一節(jié) 十二經(jīng)脈
    一、手太陰肺經(jīng)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腧穴(11穴)
    1.中府
    2.云門
    3.天府
    4.俠白
    5.尺澤
    6.孔最
    7.列缺
    8.經(jīng)渠
    9.太淵
    10.魚際
    11。少商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二、手陽明大腸經(jīng)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腧穴(2'0穴)
    1.商陽
    2.二間
    3.三間
    4.合谷
    5.陽溪
    6.偏歷
    7.溫溜
    8.下廉
    9.上廉
    10.手三里
    11.曲池
    12.肘髎
    13.手五里
    14.臂臑
    15.肩髃
    16.巨骨
    17.天鼎
    18.扶突
    19.口禾髎
    20.迎香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三、足陽明胃經(jīng)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腧穴(45穴)
    1.承泣
    2.四白
    3.巨髎
    4.地倉
    5.大迎
    6.頰車
    7.下關(guān)
    8.頭維
    9.人迎
    10.水突
    11.氣舍
    12.缺盆
    13.氣戶
    14.庫房
    15.屋翳
    16.膺窗
    17.乳中
    18.乳根
    19.不容
    20.承滿
    21.梁門
    22.關(guān)門
    23.太乙
    24.滑肉門
    25.天樞
    26.外陵
    27.大巨
    28.水道
    29.歸來
    30.氣沖
    31.髀關(guān)
    32.伏兔
    33.陰市
    34.梁丘
    35.犢鼻
    36.足三里
    37.上巨虛
    38.條口
    39.下巨虛
    40.豐隆
    41.解溪
    42.沖陽
    43.陷谷
    44.內(nèi)庭
    45.厲兌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四、足太陰脾經(jīng)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腧穴(21穴)
    1.隱白
    2.大都
    3.太白
    4.公孫
    5.商丘
    6.三陰交
    7.漏谷
    8.地機
    9.陰陵泉
    10.血海
    11.箕門
    12.沖門
    13.府舍
    14.腹結(jié)
    15.大橫
    16.腹哀
    17.食竇
    18.天溪
    19.胸鄉(xiāng)
    20.周榮
    21.大包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五、手少陰心經(jīng)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腧穴 (9穴)
    1.極泉
    2.青靈
    3.少海
    4.靈道
    5.通里
    6.陰郄
    7.神門
    8.少府
    9.少沖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六、手太陽小腸經(jīng)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腧穴(19穴)
    1.少澤
    2.前谷
    3.后溪
    4.腕骨
    5.陽谷
    6.養(yǎng)老
    7.支正
    8.小海
    9.肩貞
    10.臑俞
    11.天宗
    12.秉風
    13.曲垣
    14.肩外俞
    15.肩中俞
    16.天窗
    17.天容
    18.顴髎
    19.聽宮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七、足太陽膀胱經(jīng)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腧穴(67穴)
    1.睛明
    2.攢竹
    3.眉沖
    4.曲差
    5.五處
    6.承光
    7.通天
    8.絡卻
    9.玉枕
    10.天柱
    11.大杼
    12.風門
    13.肺俞
    14.厥陰俞
    15.心俞
    16.督俞
    17.膈俞
    18.肝俞
    19.膽俞
    20.脾俞
    21.胃俞
    22.三焦俞
    23.腎俞
    24.氣海俞
    25.大腸俞
    26.關(guān)元俞
    27.小腸俞
    28.膀胱俞
    29.中膂俞
    30.白環(huán)俞
    31.上髎
    32.次髎
    33.中髎
    34.下髎
    35.會陽
    36.承扶
    37.殷門
    38.浮郄
    39.委陽
    40.委中
    41.附分
    42.魄戶
    43.膏盲
    44.神堂
    45.譩譆
    46.膈關(guān)
    47.魂門
    48.陽綱
    49.意舍
    50.胃倉
    51.盲門
    52.志室
    53.胞盲
    54.秩邊
    55.合陽
    56.承筋
    57.承山
    58.飛揚
    59.跗陽
    60.昆侖
    61.仆參
    62.申脈
    63.金門
    64.京骨
    65.束骨
    66.足通谷
    67.至陰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八、足少陰腎經(jīng)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腧穴(27穴)
    1.涌泉
    2.然谷
    3.太溪
    4.大鐘
    5.水泉
    6.照海
    7.復溜
    8.交信
    9.筑賓
    10.陰谷
    11.橫骨
    12.大赫
    13.氣穴
    14.四滿
    15.中注
    16.盲俞
    17.商曲
    18.石關(guān)
    19.陰都
    20.腹通谷
    21.幽門
    22.步廊
    23.神封
    24.靈墟
    25.神藏
    26.或中
    27.俞府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九、手厥陰心包經(jīng)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腧穴(9穴)
    1.天池
    2.天泉
    3.曲澤
    4.郄門
    5.間使
    6.內(nèi)關(guān)
    7.大陵
    8.勞宮
    9.中沖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十、手少陽三焦經(jīng)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腧穴 (23穴)
    1.關(guān)沖
    2.液門
    3.中渚
    4.陽池
    5.外關(guān)
    6.支溝
    7.會宗
    8.三陽絡
    9.四瀆
    10.天井
    11.清冷淵
    12.消濼
    13.臑會
    14.肩髎
    15.天髎
    16.天牖
    17.翳風
    18.瘈脈
    19.顱息
    20.角孫
    21.耳門
    22.耳和髎
    23.絲竹空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十一、足少陽膽經(jīng)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腧穴(44穴)
    1.瞳子髎
    2.聽會
    3.上關(guān)
    4.頷厭
    5.懸顱
    6.懸厘
    7.曲鬢
    8.率谷
    9.天沖
    10.浮白
    11.頭竅陰
    12.完骨
    13.本神
    14.陽白
    15.頭臨泣
    16.目窗
    17.正營
    18.承靈
    19.腦空
    20.風池
    21.肩井
    22.淵腋
    23.輒筋
    24.日月
    25.京門
    26.帶脈
    27.五樞
    28.維道
    29.居髎
    30.環(huán)跳
    31.風市
    32.中瀆
    33.膝陽關(guān)
    34.陽陵泉
    35.陽交
    36.外丘
    37.光明
    38.陽輔
    39.懸鐘
    40.丘墟
    41.足臨泣
    42.地五會
    43.俠溪
    44.足竅陰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十二、足厥陰肝經(jīng)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腧穴(14穴)
    1.大敦
    2.行間
    3.太沖
    4.中封
    5.蠡溝
    6.中都
    7.膝關(guān)
    8.曲泉
    9.陰包
    10.足五里
    11.陰廉
    12.急脈
    13.章門
    14.期門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第二節(jié) 奇經(jīng)八脈
    一、督脈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腧穴(28穴)
    1.長強
    2.腰俞
    3.腰陽關(guān)
    4.命門
    5.懸樞
    6.脊中
    7.中樞
    8.筋縮
    9.至陽
    10.靈臺
    11.神道
    12.身柱
    13.陶道
    14.大椎
    15.啞門
    16.風府
    17.腦戶
    18.強間
    19.后頂
    20.百會
    21.前頂
    22.囟會
    23.上星
    24.神庭
    25.素髎
    26.水溝
    27.兌端
    28.齦交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二、任脈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主治概要
    (四)腧穴 (24穴)
    1.會陰
    2.曲骨
    3.中極
    4.關(guān)元
    5.石門
    6.氣海
    7.陰交
    8.神闕
    9.水分
    10.下脘
    11.建里
    12.中脘
    13.上脘
    14.巨闕
    15.鳩尾
    16.中庭
    17.膻中
    18.玉堂
    19.紫宮
    20.華蓋
    21.璇璣
    22.天突
    23.廉泉
    24.承漿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三、沖脈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交會腧穴
    四、帶脈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交會腧穴
    五、陰維脈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交會腧穴
    六、陽維脈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交會腧穴
    七、陰蹻脈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交會腧穴
    八、陽蹻脈
    (一)經(jīng)脈循行
    (二)主要病候
    (三)交會腧穴
    第三節(jié) 十五絡脈
    一、手太陰絡——列缺
    二、手少陰絡——通里
    三、手厥陰絡——內(nèi)關(guān)
    四、手太陽絡——支正
    五、手陽明絡——偏歷
    六、手少陽絡——外關(guān)
    七、足太陽絡——飛揚
    八、足少陽絡——光明
    九、足陽明絡——豐隆
    十、足太陰絡——公孫
    十一、足少陰絡——大鐘
    十二、足厥陰絡——蠡溝
    十三、任脈之絡——鳩尾
    十四、督脈之絡——長強
    十五、脾之大絡——大包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第四節(jié) 常用奇穴
    一、頭頸部穴
    1.四神聰
    2.印堂
    3.魚腰
    4.上明
    5.太陽
    6.球后
    7.上迎香
    8.夾承漿
    9.金津、玉液
    10.牽正
    11.翳明
    12.安眠
    二、胸腹部穴
    1.子宮
    2.三角灸
    三、背部穴
    1.定喘
    2.夾脊
    3.胃脘下俞
    4.痞根
    5.腰眼
    6.十七椎
    7.腰奇
    四、上肢穴
    1.肩前
    2.肘尖
    3.二白
    4.中泉
    5.中魁
    6.腰痛點
    7.落枕穴
    8.八邪
    9.四縫
    10.十宣
    五、下肢穴
    1.環(huán)中
    2.百蟲窩
    3.鶴頂
    4.膝眼
    5.膽囊
    6.闌尾
    7.八風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中篇 刺灸法
   第四章 刺灸法總論
    第一節(jié) 刺灸法的定義與作用
    第二節(jié) 刺灸法的源流
    一、針刺的起源和發(fā)展
    (一)針的起源——砭石
    (二)針具的發(fā)展
    (三)刺法的發(fā)展
    二、灸法的起源和發(fā)展
    (一)灸法的起源
    (二)灸法的發(fā)展
    【附】刺法灸法的現(xiàn)代研究概況
   第五章 刺灸法各論
    第一節(jié) 毫針刺法
    一、毫針的構(gòu)造、規(guī)格、檢查和保藏
    (一)毫針的構(gòu)造
    (二)毫針的規(guī)格
    (三)毫針的檢查和保藏
    二、針刺的練習
    (一)指力練習
    (二)手法練習
    (三)自身試針
    三、針刺前的準備
    (一)針具的選擇
    (二)體位的選擇
    (三)消毒
    四、毫針刺法
    (一)進針法
    1.單手進針法
    2.雙手進針法
    3.管針進針法
    (二)針刺的方向、角度和深度
    1.針刺的方向
    2.針刺的角度
    3.針刺的深度
    五、行針與得氣
    (一)基本手法
    (二)輔助手法
    (三)得氣、候氣、催氣和守氣
    六、針刺補瀉
    (一)單式補瀉手法
    (二)復式補瀉手法
    (三)影響針刺補瀉的因素
    七、留針與出針
    (一)留針
    (二)出針
    八、異常情況的處理與預防
    (一)暈針
    (二)滯針
    (三)彎針
    (四)斷針
    (五)血腫
    九、針刺注意事項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第二節(jié) 灸法
    一、灸法的作用
    二、灸法的種類
    (一)艾炷灸
    (二)艾卷灸
    (三)溫針灸
    (四)溫灸器灸
    (五)其他灸法
    三、施灸的注意事項
    (一)施灸的先后順序
    (二)施灸的補瀉方法
    (三)施灸的禁忌
    (四)灸后的處理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第三節(jié) 拔罐法
    一、罐的種類
    二、拔罐的方法
    (一)火罐法
    (二)煮罐法
    (三)抽氣罐法
    三、拔罐法的應用
    四、拔罐的作用和適應范圍
    五、起罐方法和注意事項
    (一)起罐方法
    (二)注意事項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第四節(jié) 三棱針法 皮膚針法 皮
    內(nèi)針法 電針法 穴位注
    射法
    一、三棱針法
    (一)操作方法
    (二)適應范圍
    (三)注意事項
    二、皮膚針法
    (一)操作方法
    (二)適應范圍
    (三)注意事項
    三、皮內(nèi)針法
    (一)操作方法
    (二)適應范圍
    (三)注意事項
    【附】皮下留針法
    四、電針法
    (一)操作方法
    (二)電針作用和適應范圍
    (三)注意事項
    五、穴位注射法
    (一)操作方法
    (二)適應范圍
    (三)常用藥物
    (四)注意事項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第五節(jié) 頭針
    一、標準頭穴線的定位和主治
    二、頭針的適應證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第六節(jié) 耳針
    一、耳與經(jīng)絡臟腑的關(guān)系
    二、耳郭表面解剖
    三、耳穴的分布
    四、耳穴的部位和主治
    五、耳穴的臨床應用
    (一)耳穴的適應證
    (二)選穴原則
    (三)操作方法
    (四)注意事項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下篇 針灸治療
   第六章 治療總論
    第一節(jié) 八綱臟腑經(jīng)絡證治
    一、八綱證治
    (一)陰陽
    (二)表里
    (三)寒熱
    (四)虛實
    二、臟腑證治
    八、口瘡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第五節(jié) 急癥
    一、暈厥
    二、虛脫
    三、高熱
    四、抽搐
    五、急痛
    六、出血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第六節(jié) 其他
    一、減肥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二、戒煙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三、美容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四、延緩衰老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附篇 參考資料
    第一節(jié) 針灸文獻節(jié)錄
    一、《靈樞·九針十二原》
    二、《靈樞·小針解》
    三、《靈樞·本輸》
    四、《靈樞·官針》
    五、《素問·繆刺論篇》
    六、《難經(jīng)》節(jié)選
    第二節(jié) 針灸歌賦輯要
    一、《標幽賦》
    二、《百癥賦》
    三、《玉龍歌》
    四、《肘后歌》
    五、《通玄指要賦》
    六、《金針賦》
    七、《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
    第三節(jié) 子午流注針法
    一、子午流注的含義
    二、子午流注針法的基本組成
    三、年月日時干支的推算
    四、子午流注納甲法中的幾個規(guī)律性問題
    五、子午流注針法的臨床運用
    (一)納甲法
    (二)納支法
    第四節(jié) 靈龜八法(附:飛騰八法)
    一、靈龜八法的組成
    二、靈龜八法的運用
   【附】飛騰八法
    模擬試題(一)
    試題答案(一)
    模擬試題
    試題答案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