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1841-1904)Antonin Dvorak捷克作曲家,生于一個小旅館主和肉商的家庭,十六歲時進布拉格風琴學校學習,后入布拉格臨時劇院(后改建為國家劇院)樂隊拉中提琴,并正式開始創(chuàng)作。首次為音樂界所注目的作品是表現(xiàn)愛國熱情的贊美詩《白山的子孫》。翌年,辭去劇院樂隊職務,到教堂作管風琴師,以便騰出更多的時間從事創(chuàng)作,后結識勃拉姆斯。勃拉姆斯大力推薦他的《摩拉維亞二重唱》,使其在世界上流行。他還與漢斯·里希特、漢斯·封彪羅、柴科夫斯基等人保持著誠摯的友誼。曾被邀九次訪問英國,旅行德國、俄國,并親自指揮作品的演出,倍受歡迎。德沃夏克對許多神話提出了挑戰(zhàn),每個人都知道古典音樂是一種后天培養(yǎng)的愛好。為養(yǎng)成這一愛好,正常的過程是從流行音樂到赫伯特,再到小音樂家們的輕松作品,最后再回到真正的東西——但首先必須是經過精心選擇的,真正的音樂中易于接受的作品。在此之后,聽者這才作好了聆聽大師杰作的準備。然而上述說法并不全然正確,它確實是一種途徑,但決非唯一的途徑。因為每一位作曲家都有入門級的杰作。德沃夏克的作品中就有大量這類材料。德沃夏克的音樂是波西米亞的精華。盡管他很少使用已有的民間主題,但他以他們的方式寫作自己的主題。由于他的天才使人們認為其作品比早期斯美塔那的作品更具普遍性,盡管后者常常被稱為捷克音樂的創(chuàng)立者。德沃夏克在他62年的歲月中一直十分勤奮的工作,創(chuàng)作出9部歌劇,9部交響曲,序曲和其他管弦樂作品,鋼琴,大提琴和小提琴協(xié)奏曲,歌曲,鋼琴獨奏音樂,室內樂,包括14首弦樂,一首敘事歌,一部神劇,一部清唱劇,以及一首圣母哀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