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序
緒論建構有民族特色的中國接受詩學
一、重建中國古代接受詩學的可能性問題
二、中國古代接受詩學的研究對象和范圍
三、中國古代接受詩學的基本特征
四、中國古代接受詩學的現代意義
上編 發(fā)展篇
第一章 先秦接受詩學的早熟
引言
第一節(jié) 關于“獻詩”、“采詩”、“引詩”和“論詩”
第二節(jié) “詩言志”和“賦比興”的接受理論
第三節(jié) “觀詩”、“用詩”和“說詩”的文學接受方式
結語
第二章 兩漢文學接受的異化
引言
第一節(jié) 漢儒說《詩》的政教接受取向
第二節(jié) 漢儒說《詩》的“美”、“刺”理解模式
第三節(jié) 漢儒說《詩》的“比”、“興”釋義方法
結語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接受詩學的自覺
引言
第一節(jié) 葛洪的文學接受理論
第二節(jié) 劉勰“知音”的文學接受論
第三節(jié) 鐘嶸的“滋味”說與“品第”的接受批評方法
結語
第四章 唐宋接受詩學的深化
引言
第一節(jié) 唐代“意境”論所蘊舍的文學接受思想
第二節(jié) 朱熹以“涵泳”為中心的文學解讀理論
第三節(jié) 宋人“妙悟”與“活參”的詩歌接受理論
結語
第五章 明清接受詩學的拓展
引言
第一節(jié) 金圣嘆的小說戲曲接受理論
第二節(jié) 王夫之“讀者以情自得”的詩歌接受理論
第三節(jié) 常州詞派“比興寄托”的說詞方式
結語
下編 方式篇
第六章 “玩味”的文學接受方式
引言
第一節(jié) “玩味”接受方式的三個理論層面
第二節(jié) “玩味”接受方式的文化成因
第三節(jié) “玩味”的接受方式與西方接受美學之比較
結語
第七章 “品評”的文學接受方式
引言
第一節(jié) “品評”接受的藝術定位準則
第二節(jié) “品評”接受的詩性言說方式
第三節(jié) “品評”的接受方式與西方印象式批評之比較
結語
第八章 “釋義”的文學接受方式
第一節(jié) “以意逆志”——偏于客觀的文學釋義方式
第二節(jié) “詩元達詁”——偏于主觀的文學釋義方式
第三節(jié) 中西文學釋義理論之比較
結語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