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曠世大儒——荀況

曠世大儒——荀況

曠世大儒——荀況

定 價:¥17.60

作 者: 郭志坤著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荀況
標 簽: 荀況 儒家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202028155 出版時間: 200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20cm 頁數: 340 字數:  

內容簡介

  荀況(約公元前313-前388)戰(zhàn)國時思想家、教育家。時人尊而號為“卿”(漢時避宣帝諱,改稱孫卿),趙國人。初游學于齊國,在稷下(即古臨淄,今屬山東淄博市)三任祭酒。晚年應楚春申君召,被任為蘭陵(今山東蒼山西南)令,在其地著書終老。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批判和總結了先秦諸子的學術思想,對古代唯物主義有所發(fā)展。在天道觀上,提出了天人相分,人定勝天的觀點。但他的宇宙觀也帶有循環(huán)論色彩,認為“天地始者今日是也”,即天地開辟時的情況和今天是一樣的。在認識論上,提出“行貴于和”的觀點,他承認人能夠通過“天官”(感官)和天君(心)的知覺作用,認識客觀世界,并強調思維對于感覺的優(yōu)越性。但又錯誤地把“心”看作“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無所受令”,并推論出君子是“理天地”、“治萬民”的主宰;在“正名”論上,提出“制名以制實”的觀點,強調尊卑等級名分的必要性,主張“法后王”,即效法文、武、周公之道;對人性問題,認為“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與孟子的“性善”說相反,認定人性生來是“惡”的,“其善者偽也”,要有“師法之化,禮儀之道”,才可以為善,重視環(huán)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他特別強調“禮”的“化性”作用,以為“禮者,法之大分”,必待“隆禮至法”,納法入儒,實現(xiàn)“王道”,才有保證;在經濟方面,提出強本節(jié)用、開源節(jié)流和“省工賈、眾農夫”等主張。所作散文說理透辟,結構謹嚴。其《賦篇》對漢賦的興起有一定影響。

作者簡介

暫缺《曠世大儒——荀況》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大時代的產兒
第二章 稷下游學
第三章 追尋先王之道
第四章 “最為老師”
第五章 綜百家之學
第六章 百去秦都
第七章 “山林川谷美”的秦國
第八章 “益地不如益信之務”
第九章 “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第十章 再作“祭酒”
第十一章 寓教于樂
第十二章 “談說之術”
第十三章 “行”高于“知”
第十四章 “形具而神生”
第十五章 “制天命而用之”
第十六章 至誠化民
第十七章 蘭陵令
第十八章 修峰以自強
第十九章 寄情于“一天下”
第二十章 著眼于“法后王”
第二十一章 荀子與荀學
第二十二章 歷代對荀子以及簡學的評論
附錄一 荀子生平年表
附錄二 參考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