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24年歷書(甲辰)
02來新夏學記
03新編對聯(lián)故事集
04儒家文化積極因子賦能:杰…
05詩說
06中華傳統(tǒng)文化
07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學習指導…
08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現代闡釋
09文韻書香――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
10宋人閑情
謝志強 著
借助國學智慧,成就卓越人生!千古名篇,美輪美奐;文學瑰寶,錦繡燦爛。無數…
可購
李宏 編
《快樂學國學·孫子兵法三十六計(雙色插圖版)》主要包括中華民族文化博…
顧作峰 編
為了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向今天的讀者和少年兒童介紹祖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我們編…
胡言 編
閱讀的渴望和能力是人類自身安排好的,當一個人在母體里的時候,這種渴望和能…
德北 等文,悠悠谷 圖
本書的成語故事主要是依據少兒的認知水平和閱讀興趣來選取的,注重成語故事的…
張祥斌 著
五代時的劉海,仕燕王劉守光為相,平時好談性命,欽崇黃老。后得八仙之一鐘離…
楊權 著,楊漢 注
《易經》是中華文明的根本,被稱為儒家六經之首,是對后世影響最深、最廣、最…
劉波,王川 注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注音全本:禮記(第2輯)》是戰(zhàn)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釋…
鄧啟銅,諸泉 注
《楚辭》的出現,喚醒了《詩經》后沉寂達300年之久的詩壇。劉勰說:“自風雅…
鄧啟銅,陳作明 著
清人鄒梧桐認為:“《五字鑒(注音版)》可謂一部二十一史”。它以五言韻語敘…
王應麟 等著 鄧啟銅 注
傳統(tǒng)蒙學讀物中,《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是千百年來流傳最廣的幼…
(宋)劉克莊,(宋)謝枋得,(清)王相 …
《中華傳統(tǒng)蒙學精華注音全本:千家詩》在清代與《三字經》、《百家姓》、《千…
劉波 等著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注音全本(第2輯):儀禮(注音版)》簡稱《禮》,亦稱《…
鄧啟銅,殷光熹 著,鄧啟銅 注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法國巴黎發(fā)表宣言:“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
熊蓉,鄧啟春 注
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序》中說:“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
鄧啟銅,王川,陳紅映 著,鄧啟銅,王川 注…
《三字經》的開頭一句:“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孟子說的!孟子名軻,戰(zhàn)國時鄒…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注音全本(第1輯):爾雅》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一…
(春秋)左丘明 著,(吳)韋詔 校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注音全本(第2輯):國語》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著作,…
鄧啟銅,殷光熹 著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注音全本(第2輯):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傳說是…
孫武,佚名 著,鄧啟銅 注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注音版)》是春秋時孫武進見吳王闔閭所貢獻的《兵…
范麗 編
《識字·認讀:新三字經1(注音版)》內容的四大特點:三字兒歌——朗朗…
《識字·認讀:新三字經2(注音版)》內容的四大特點:三字兒歌——朗朗…
《識字·認讀:新三字經3(注音版)》有三字兒歌:朗朗上口,極具韻律,…
王玉峰 等編
《弟子規(guī)(超級實用版)》一書是許多專家推薦給兒童的首選啟蒙讀物。因為此書…
《三字經》是我國優(yōu)秀的兒童啟蒙讀物。近年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其列入《…
張長春 編
《論語》是記錄孔子與弟子之間,弟子與弟子之間,以及弟子與再傳弟子之間的問…
韓雪 編
《笠翁對韻》作者李漁,字笠鴻,號笠翁(1611 ~ 1680)。祖籍浙江,生于雉皋…
李翔 編
《學生課外必讀叢書·上下五千年(彩繪注音版)》是一部故事化的歷史讀物…
李云 等著 黃紅 繪
《中國節(jié)日故事手工書:小兔過中秋》是講故事,玩膠泥,孩子更聰明,媽媽更開…
《青少年必知的國學經典》編寫組 編
生命的質量需要鍛鑄,讀書是鍛鑄的重要一環(huán)。《青少年必知的國學經典》用通俗…
《學生課外必讀叢書:三國演義(彩繪注音版)(最新讀本)》通過驚心動魄的政…
人欲成才、成仁,固不可輕視道德,道德修養(yǎng)在我國國民心中的地位和價值也被提…
成語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它是前人在幾千年的生產活動中所獲經驗的總…
申敬愛 編
在兒童啟蒙讀物中,只有清代學者李毓秀所撰寫的《弟子規(guī)》可以與《三字經》、…
范麗,晨曦幼兒早教發(fā)展中心 編
三字兒歌:朗朗上口,極具韻律,提高孩子閱讀的興趣。識字認讀:漢字簡單,數…
孔子 等著 王磊,張淳 注
傳統(tǒng)蒙學讀物中,《孝經》是“孔子明帝主治天下之大經大法,以垂萬世”(明太…
殷光熹 著,王磊,張淳 注
莊子名周,宋國人,是戰(zhàn)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老子并稱為“老莊”。《…
郭璞,鄧啟銅 著
《山海經(第1輯)(注音版)》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關于神話傳說的地理著作。吾…
熊蓉 等著
唐詩、宋詞、元曲各擅一代文學之勝,形成中國文學史上的三座高峰。詞是一種可…
《尚書》本稱《書》,前人把它解釋為上古的史書。相傳孔子對它作過刪削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