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東方的秦漢帝國,一邊是西方的羅馬帝國,兩個國家,兩個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地域于同一時間內創(chuàng)造了同樣輝煌的人類文明。 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一講的歷史故事和文明現象,如果把二者穿插起來寫,有比較地寫,就成了一件更加有趣,而且十分有意義的事情。 作者在這本篇幅并不大的書中,對紀元前后分別發(fā)生在地中海沿岸和中華腹地的兩個國家、兩個民族的一段故事進行的描寫,集中體現了東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域條件下衍生出來的兩種不同的人物命運和民族精神。書中既有大場面的戰(zhàn)爭描寫,又有細情節(jié)的市井風俗畫面,在敘述中議論,在議論中引證,手法是電影蒙太奇式的,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br>同樣作為一個專制統治的開始,秦始皇和愷撒的意義是大不一樣的。西方的壞統治者,也許會從愷撒那里學到一些有益的東西;而東方的好統治者,也許會從秦始皇身上學到一些壞榜樣。東方和西方的體制是從秦始皇和愷撒的種子上長出來的大樹,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兩個人的想法和作為決定了兩個世界以后的格局。 <br>愷撒要的是重整山河的權力,并不是君主所能有的排場,即使身為羅馬的絕對主人,他的舉止不過是一個黨派領袖:圓通平和、和藹近人……從不把軍事上的威脅帶到政治上來,即使在成功的頂峰上也能識別出成功的自然界限,不去做力所不及的誘人之舉,所以,他只有奧斯特利茨而沒有滑鐵盧。 <br>屬土的民族和屬水的民族所生長出來的思想卻恰恰相反。東方人的哲學具有水的特質,瀟灑靈動不拘一格;而西方人的哲學卻具有土生植物的性質,嚴密而講究實證,有著清晰的層次和條理。 <br>偉大的事物總有其相似的地方。雖然東方和西方互相隔絕著,但面對永久性的問題時,人類的舉動卻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行動者們做的是類似的事業(yè),思想者們思考的問題也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