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作家史蒂文森辭世后的一個多世紀里,評論界的反應褒貶不一,他在英國文學史的地位也幾經跌宕起伏。這與他的多重寫作身份不無關系:他首先是一位蘇格蘭作家,如同愛爾蘭作家一樣,并不完全認同自己的英國作家身份。他寫小說、散文、游記和評論,除了膾炙人口的兒童文學作品,還創(chuàng)作了離奇怪誕的恐怖小說;同時他與小說家亨利·詹姆斯交往甚密,共同探討小說的寫作藝術,并發(fā)表了不少眼光獨到、觀點新穎的見解。他是一位典型的離散作家,早年便開始了文化放逐,漫游歐洲大陸,又造訪美國,后定居太平洋的一個島嶼。有關史蒂文森的著述大都圍繞他的傳奇生平,深入系統(tǒng)地研究他的作品并不多見。本書結合歷史文語境及有關小說文本,著重考察美國小說對史蒂文森寫作的直接影響,并分析法國文學、德國文學及俄羅斯文學帶給他的創(chuàng)作啟示。通過對他創(chuàng)作活動的起步和發(fā)展軌跡的追溯,提示了其小說藝術的多面性和復雜性。他對故園揮之不去的思緒情愫,盡在諸多作品中顯現。文化放逐的探索經歷以及美國文學對他的深刻影響,無不構成了他具有真知灼見的人生體驗和多姿多彩的小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