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中國政治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

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

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

定 價:¥69.00

作 者: 高宣揚著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當代學術思想文庫
標 簽: 思想史 法國 現(xiàn)代

ISBN: 9787300068084 出版時間: 2005-1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小16開 頁數(shù): 77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從近代文明產(chǎn)生起,法國思想就以其深刻的哲學基礎在世界文化寶庫中獨居特殊地位,而通觀近五十年來當代法國思想的發(fā)展歷程,同樣可以發(fā)現(xiàn),它依然構建著當代整個世界文明及其理論思想發(fā)展的重要基礎。高宣揚先生向中國介紹法國當代思想,用法國哲學學會主席雅克·董特的話說,是“再也找不到別的任何人,可以比他更好地描繪出來”了。如果說在近代資本主義社會和文化發(fā)展的歷史上,法國18世紀啟蒙運動曾經(jīng)是整個歐洲思想革命的理論源泉和“哲學導論”的話,那么,在人類歷史進入21世紀的關鍵時刻,當代法國思想又一次光榮地成為西方文化徹底重構的主要動力來源和“哲學導論”。發(fā)生在20世紀下半葉至世紀末的當代法國思想革命運動,不僅不是第一次啟蒙運動的簡單延續(xù)或翻版,而且,它的創(chuàng)造性和徹底性,簡直就是一場真正的“反啟蒙”,是對第一次啟蒙運動發(fā)展方向的“后啟蒙”。當代法國思想,幾乎成為歐洲和整個西方文化及其基本理論在當代所發(fā)生的一切重大變革的重要精神支柱和思想基礎。在這一時期,精神分析學、存在主義、新馬克思主義、符號論、詮釋學、結構主義、后結構主義、解構主義、建構主義、新女性主義和后現(xiàn)代主義等各種理論思潮先后涌現(xiàn),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創(chuàng)造書面。當代法國思想,是由一批卓越的法國思想家和優(yōu)秀的法國知識分子所創(chuàng)造,并不斷充實和發(fā)展起來的集體思想產(chǎn)品。列維-斯特勞斯、拉康、羅蘭·巴特、???、德里達、利奧塔、鮑德里亞、布迪厄、里克爾、德勒茲……這些光輝名字所隱含的重大歷史意義及其對整個世界文明的貢獻不言而喻。本書所要呈現(xiàn)的,是從20世紀中葉到21世紀初的五十年內(nèi)法國思想的演變歷程,包括它的思考主題、思維模式、論戰(zhàn)過程、重構以及由此導出的各種帶啟發(fā)性的重要思想觀點的形成及其實際效果。作者在旅居法國生活、學習和研究的二十多年中,對法國思想和文化耳濡目染,與法國思想家們往來相交。向中國介紹法國當代思想,用法國哲學學會主席雅克·董特的話說,是“再也找不到別的任何人,可以比他更好地描繪出來”了。

作者簡介

  高宣揚,浙江杭州人。一生的興趣是在哲學及人文社會科學的多學科文本中穿梭和思索。現(xiàn)為上海同濟大學法國思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哲學系及社會學系教授。1957年至1966年于北京大學攻讀哲學,獲學士和碩士學位。此后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多年。1979年赴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深造,1983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曾先后在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巴黎第十大學及巴黎國際哲學研究院、東吳大學任教和研究。主編有《西方文化叢書》、《人文科學叢書》、《研究與批判叢書》以及《西方人文新視野》等。已發(fā)表的專著有:《存在主義》、《結構主義》、《弗洛伊德主義》、《新馬克思主義導引》、《實用主義和語用論》、《哈貝馬斯論》、《解釋學簡論》、《哲學人類學》、《德國哲學的發(fā)展》、《羅素哲學概論》、《羅素傳》、《弗洛伊德傳》、《畢加索傳》、《薩特傳》、《論后現(xiàn)代藝術的不確定性》、《李克爾的解釋學》、《當代社會理論》、《后現(xiàn)代論》、《布爾迪厄》、《魯曼社會系統(tǒng)理論與現(xiàn)代性》、《流行文化社會學》、《??碌纳婷缹W》及《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等。

圖書目錄

自序
  雅克·董特序
  導論:關于人的命運與西方文化奧秘的思想論戰(zhàn)
  第一節(jié) 當代法國思想的獨創(chuàng)性
  第二節(jié) 在世界大戰(zhàn)中浴火重生
  第三節(jié) 當代法國現(xiàn)象學運動
  第四節(jié) “三位懷疑大師”的思想啟發(fā)
  第五節(jié) 人的自我否定:向人文主義挑戰(zhàn)
  第六節(jié) 返回自然和日常生活本身
  第七節(jié) 揭開語言及其論述的奧秘
  第八節(jié) 對于歷史的解構
  第九節(jié) 對“現(xiàn)代性”的批判
  第一章 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
  前言
  第一節(jié) 以“性”和“食”兩大主軸而建構的人類文化
  第二節(jié) 親屬關系的基本結構
  第三節(jié) 神話的結構是人類心靈動作模式的表現(xiàn)形式
  第四節(jié) 列維-斯特勞斯的符號論與象征論
  第二章 拉康后弗洛伊德主義
  前言:拉康在法國當代思想發(fā)展歷程中的關鍵地位
  第一節(jié) 對弗洛伊德的超越
  第二節(jié) 通過“他者”對潛意識進行語言解構
  第三節(jié) 在虛無中無限追求和超越自己的欲望
  第四節(jié) 在語言的潛意識意向中探討主體
  第五節(jié) 在“俄狄浦斯情結”之外探討主體
  第六節(jié) 現(xiàn)實、象征與想象之間的三重結構
  第七節(jié) 簡單的結論
  第三章 羅蘭·巴特的文化符號論
  第一節(jié) 羅蘭·巴特符號論的后結構主義性質
  第二節(jié) 以“零度書寫”彰顯作家的社會職責
  第三節(jié) 在文學評論中探討語言符號的奧秘
  第四節(jié) 對于流行文化的符號論研究
  第五節(jié) 巴特符號論的后現(xiàn)代意義
  第四章 ??碌男履岵芍髁x
  第一節(jié) 叛逆細胞充滿全身的“異數(shù)”
  第二節(jié) 研究主題及作品概述
  第三節(jié) 作為事件的“論述”
  第四節(jié) 知識考古學的基本意義
  第五節(jié) 權力系譜學
  第六節(jié) 權力的普遍性與策略性
  第七節(jié) 監(jiān)獄是當代社會的典型縮影
  第八節(jié) 自身的技術與規(guī)訓策略
  第九節(jié) 自身的歷史本體論與生存美學
  第五章 德里達反語音中心的解構論
  第六章 利奧塔的后現(xiàn)代論述
  第七章 鮑德里亞的消費文化批判理論
  第八章 布迪厄的結構動力學
  第九章 里克爾的反思詮釋學
  第十章 德勒茲的混沌哲學
  第十一章 女性主義的新篇章 
  第十二章 阿蘭·圖雷納的社會運動理論
  附錄一:參考文獻
  附錄二:外文一中文索引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