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村民自治典范模版評析》有以下說法: 第一,由于本書中“典范模板”大多從經濟較為發(fā)達的北京市郊區(qū)農村收集,我們希望讀者在對這些“模版”進行參照時,盡量抹去其中發(fā)達的經濟因素,抹去龐大的數字,而著重看一個村莊的村務管理是如何被執(zhí)行的:經由哪些程序,采取哪些措施,取得何種成果,如何在最大限度上體現全體村民的意愿。我們所推崇的,是在村民自治體系下,村民委員會如何將本村資源最優(yōu)化加以整合,最大化加以利用;我們努力尋找并探究的,其實是一套“方法論”,是一種態(tài)度,即用資源辦大事,用小資源辦小事,并盡量辦大事。第二,調研的時間倉促,范圍有限,所收集的典范模版之一“典范性”必然受一定限制,絕不排除在全國范圍內存在有更先進、更成熟的村民自治模式。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典范模版”有拋磚引玉之意。我們希望讀者以這些典范模版為基礎、為參照、進行學習,改進,并尋求更具有規(guī)范性、科學性并且更系統、更全面的村民自治典范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