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在編輯上有如下特點:首先是它的實用性強,符合初學書法者的需要,使用方便。編寫這套字譜的作者都是長期從事書法教學的教師,他們不僅是勤奮的書法家,創(chuàng)作有成,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豐富的書法教學經驗,能從書法教學的實際出發(fā),博采眾長,能切合學生學習書法的實際分析講解,這樣就有了針對性,對癥下藥,就能把病治好。他們分析的語言中肯,簡明扼要,通俗易懂,他們告訴你學習書法的難點在哪里?容易忽略的地方又在哪里?克服困難,改進缺點又該怎么樣去做?這樣有的放矢,會使初學書法的朋友得到啟迪,有所收獲。其次,該書在編排上注意循序漸進,深入淺出,簡明扼要,易學易教。例如在《勤禮碑》這冊字譜里,筆法部分先講橫畫,次講豎畫,一橫一豎合起來就是“十”字,接下來講撇畫,加上一長撇,就是“在”字或者“左”字。“片”字是橫豎的基礎字加上一豎撇。這樣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一步推進一步,邏輯性強。在具體的學習上,從易到難,從簡到繁,特別適合初學書法的朋友,就連幼兒園的小朋友也會喜歡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的。在其他字譜里,我們也是按照這樣的原則來編排的。再次,該書的編輯是縱線與橫線有機結合,內容更加充實。一般的范本都是單線結構,即只注意縱線的安排,從筆法開始,次到偏旁結構,最后講章法。但在書法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許多優(yōu)秀的書法教師都是筆法和結構合起來講的,即在講一個基本筆畫時,舉出該筆畫在字中的位置,該長還是該短,該重還是該輕,該直還是該曲等等,使縱線和橫線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初學書法的朋友在初次接觸到筆畫時,也有了結構的印象。因為漢字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筆法和結構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我們在教學時往往把筆法、偏旁、結構分開來講,這只是為了教學的方便而已,實際上它們是很難截然分開的,特別是在行草書里,這個問題更顯得重要。趙孟釧倒瘓浠埃骸壩帽是Ч挪灰?,结字因时而异?!逼涫嫡獠⒉蝗媯帽什⒎喬Ч挪灰?,结字也矄决因时而覛e乙蟣史ǖ謀湟於澠5賈慮О倌昀創(chuàng)罅渴櫸ㄗ髕返牟煌婺?,不同肪^竦惱娑費?。钡a嬪峽蠢詞墻峁梗涓徑際怯迷詒?。颜真卿蕶唯祿厦笔和宋崂`謔櫸ǖ撓帽叔娜徊煌?,和王铎、张鳃F際櫸ǖ撓帽室插囊?。因此,晤U前馴史ê徒峁菇岷俠捶治觶鮮櫸ㄒ?guī)祼梨谛,更符乎r櫸ń萄У氖導?,应该藫震}鞘櫸ń萄У囊恢中碌某⑹?,一种新的忘S啤?br>這套《書法大字譜》叢書還有一個特點,它是以古代一位書法家的一篇作品的典型字跡來進行分析講解,既有一筆一畫的分解,也有偏旁、結構和章法的整體把握,并將原帖放大翻成陽文,以便于觀摩和欣賞。它以每一位書法家的一篇作品為一冊,全套合起來,蔚為壯觀。篆、隸、楷、行草五體皆備,成為完美的組合。讀者可以整套購買,從整體上把握,可以避免分散購買時的重復和浪費,又可以根據需要,急用先買,單冊購買,獨立使用,方便了不同層次的讀者。同時也希望由此得到教師、家長和廣大書法愛好者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