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先生釋證錢柳因緣詩作和論述《再生緣》及其作者陳端生,每每牽及小說《紅樓夢》,其實并不偶然。這些作品的作者和人物,都活動于明清之際以及清朝乾隆時期的社會舞臺,也就是當政權吏迭和新朝的統(tǒng)治特別嚴酷的時候,此種歷史時刻,更能見出士人的出處進退與立身之大節(jié)。如果說陳先生晚年撰寫《論再生緣》《柳如是別傳》是在“頌紅妝”,那么《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再生緣》的作者陳端生,早于他三百多年就在那里大“頌”特“頌紅妝”了。人所共知,曹,陳(端生)的“頌紅妝”是有歷史時代的緣由的,那么寅恪先生呢?他何以要在衰病之年以千鈞之力來撰寫《柳如是別傳》和《論再生緣》?“點佛弟之額粉,久已先干。”《論再生緣》后序如是說。“縱回楊愛千斤笑,終剩歸莊萬古愁”,《柳如是別傳》第一章“緣起”第一首題詩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