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美學美學藝術學與哲學講義

美學藝術學與哲學講義

美學藝術學與哲學講義

定 價:¥26.00

作 者: 李長蓀 著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美學

ISBN: 9787210033486 出版時間: 2006-03-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大32開 頁數(shù): 325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作者以藝術的形式與內(nèi)容為切入點來探索藝術的本質(zhì),一改過去傳統(tǒng)的寫法,重點討論分類的認識論本質(zhì)。將游戲論、巫術論、勞動論兼容在統(tǒng)一的表現(xiàn)論之中,既肯定了前三者的合理成分,又揚棄了它們的片面性,并豐富了表現(xiàn)論的內(nèi)涵。根據(jù)藝術的形式與內(nèi)容的辯證關系,一改傳統(tǒng)教材泛論的做法,提出技藝并重、言簡意賅的“藝始于技,終于意”的創(chuàng)作原則,對學生未來的藝術實踐確實是具有指導意義的。本書將藝術教育的社會意義講得如此確切而簡潔,值得每一位藝術教育工作者認真思考:如何把課講得更精彩?

作者簡介

暫缺《美學藝術學與哲學講義》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編 美學綱要
一、美學的根本問題:美是什么?
二、主要美學流派點評;美學困難的癥結所在
三、美學研究中的“心物死結”和“二難陷阱”:“美在于物,抑在于心”?“情必以物興”、“物必以情觀”?
四、美學中三個完全不同的基本概念:美感、美、美的事物正被三重混淆
五、美學必須放棄庸俗反映論
六、美感是客觀對象中的某種形象、形式、符號作用于人,在人心中產(chǎn)生的一種個性化的愉悅感,是審美者與審美對象間的一種愉悅關系
七、美是存在于客觀對象之中的、由審美者按照自己特有的審美趣味所認定了的令自己感到愉悅的 形象形式(美是能令人產(chǎn)生愉悅感的形象、形式、符號)
八、美的事物是其形象令人感覺愉悅的事物
九、審美情趣是一種自然賦予的、社會形成的人性
十、真、善、美是對立統(tǒng)一的三位一體
十一、藝術是什么?藝術就是用某種形象、形式、符號(美)表現(xiàn)(包裝)某種情感意志。真正的藝術應該用美的形象、形式、符號來表現(xiàn)健康的情感意志。寓真于美,寓善于美
十二、未來美學向何處去?美學呼喚心理美學,藝術期待專業(yè)美學
第二編 藝術概論講義
第一章 藝術本質(zhì)論
第一節(jié) 什么是藝術?
第二節(jié) 藝術的美學(形式)本質(zhì)
第三節(jié) 藝術情感意志(內(nèi)容)的本質(zhì)
第二章 藝術門類論
第一節(jié) 藝術分類的認識論本質(zhì)
第二節(jié) 藝術分類的具體原則
第三節(jié) 重新估價“再現(xiàn)”與“表現(xiàn)”
第三章 藝術發(fā)生、發(fā)展論
第一節(jié) 藝術發(fā)生論
第二節(jié) 藝術發(fā)展論
第四章 藝術創(chuàng)作論
第一節(jié) 藝術家
第二節(jié) 藝術創(chuàng)作
第三節(jié) 試探“藝術思維”
第四節(jié) 藝術創(chuàng)作方法論
第五節(jié) 藝術思潮與藝術流派
第六節(jié) 藝術創(chuàng)作的繼承性與創(chuàng)造性
第五章 藝術作品論
第一節(jié) 藝術品的構成
第二節(jié) 關于藝術作品的幾個基本概念
第三節(jié) 藝術美
第六章 藝術接受論
第一節(jié) 藝術作品的接受機制
第二節(jié) 藝術接受心理
第三節(jié) 藝術的社會意義
第四節(jié) 藝術教育
第三編 公理化哲學原理
緒論
第一章 存在原理
第二章 多相原理
第三章 運動異化原理:運動是存在的自性
第四章 (形式)邏輯和辯證法
第五章 反應(關系)原理:人在對象作用之下必然會產(chǎn)生某種反應,此反應必然是人與對象之間的某種關系,人只可能通過這種關系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第六章 無反例歸納原理
第七章 類比原理
第八章 人本原理
第九章 理念與信仰原理
第十章 理念概論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