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事幼兒美術教學工作已多年,深感老師的教學風格、提高方式以及對幼兒的引導、啟發(fā),師生間的語言或非語言的互動方式、接觸等,對幼兒的美術成長和發(fā)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以往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往往多以依樣畫葫為主,老師一邊畫孩子一邊學,老師怎么畫孩子也怎么畫,十足的拷貝不走樣,教學目的大多停留在畫得像,很少考慮孩子在繪畫中的需要和表現欲望。這種灌輸式的訓練方式,嚴重束縛了孩子自由表達的愿望,抑制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與發(fā)展。有的雖注意了發(fā)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但追求的是一味讓孩子按自己的意愿來畫,想怎么畫就怎么畫,全然不顧孩子的繪畫經驗和能力,老師很少參與和點撥,使孩子的表現欲與作品所要表達的內容成反比,大大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那如何來解決灌輸型和放任性的問題?我在進行較長時間的嘗試和探索后后現,兒歌與繪畫相結合,是一條事半功倍的途徑之一,它不僅突出了綜合性的教學方法,而且對處在語言發(fā)展關鍵期、飛躍期以及美術發(fā)展處在象征期、高興趣期、表現期的孩子們,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在幼兒園里,我們常??梢砸姷竭@樣一群孩子:他們一手拿著筆,一邊嘴里不停地嘀嘀咕咕……這使我萌發(fā)了用語言兒歌作為美術教學方法的一種嘗試,在嘗試過程中,我經詞韻,而且注重朗朗上口,注重孩子的理解和發(fā)揮等,使孩子們獲得了更多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這種借助于語言、動作的嘗試方式,扶持了許多孩子的成長。本書最大的愿望:1讓更多的孩子在撕一撕、貼一貼、學一學、念一念、畫一畫中,喜歡上繪畫,培養(yǎng)其對繪畫的興趣。2讓更多的家長嘗試親子教學帶來的樂趣。3讓更多的同仁在嘗試中補充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