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有著近50年的輝煌歷史,《兒童文學》雜志也已經度過了42歲的生日。多年來,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以《兒童文學》雜志為龍頭,麾下聚集了新老幾代共幾百名為少年兒童勤懇耕耘的優(yōu)秀作家,他們的作品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孩子?!都冋婺甏啡琢?,特邀了八、九十年代以來最負盛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收入了他們幾十年間的經典作品、獲獎作品,這些作品都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是兒童文學的精品力作。本卷匯集了十位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的幾十篇代表作品、獲獎小說,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其中有體現(xiàn)人與自然關系的動物小說,也有描述少男少女情感世界的成長小說。情感小說的真摯感情催人淚下,幻想小說又讓讀者思緒飛揚,不同的作家和作品構筑了不同的藝術世界。其中《狼妻》被《民生報》、《兒童日報》和《緦獅少年》評為“好書大家讀”年度優(yōu)秀少年兒童讀物獎,《雄鷹金閃子》、《天命》獲年度優(yōu)秀作品獎,《太陽雪》獲冰心兒童文學獎,《魔音》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別把小鳥兒關進籠》獲年度優(yōu)秀作品獎,《眼睛》獲年度優(yōu)秀作品獎,《畫框里的貓》獲年度優(yōu)秀作品獎。等等。展現(xiàn)了當代兒童文學的風貌,作品像清素的蓮花,潔凈安寧,美麗盎然。本書前言序中國的兒童文學水平如何?當我們如此設問時,我們的腦海中就會自然浮現(xiàn)出一幅圖景——世界兒童文學像一座連綿起伏、十分壯觀的山脈,而我們的兒童文學則總是習慣地擺出一副仰望的姿態(tài),這個姿態(tài)一擺幾十年,至今已成凍結的雕塑。其實,中國兒童文學與世界兒童文學果真有這樣遙不可及的差距嗎?不,差距雖有,但只是表現(xiàn)在某些方面,而不是全部與整體。我甚至認為我們在某些方面,是與世界兒童文學并駕齊驅的——我們還擁有世界兒童文學所不具備的一些獨特而優(yōu)良的品質。另外,拿整個世界兒童文學來與中國兒童文學來進行比較,也是一種不合理的比較。組織一個世界明星猛子隊來進攻一個平常國家的球隊,這肯定不是一場公平的較量。世界兒童文學,固然高峰座座,但這些高峰并不矗立在一個國家,而是散落處處的。將這些高峰聚在一起,然后比試,然后說事,說中國的兒童文學,這顯然是不公允的。中國兒童文學沒有在世界上風光走俏,其原因未必在中國兒童文學自身的質量。我們可能要另找原因。有時我就在想,如果《哈利波特》是一個中國作家所寫,它的境況又將如何?還會有這樣的全球性的閱讀瘋狂嗎?我很懷疑。我揣測:別說在世界上風靡了,在中國本土能買出個十萬二十萬冊就已經是夢寐以求的業(yè)績了。那時候,那些巧舌如簧的批評家們一個一個皆像啞巴一樣,是視而不見的。我想這樣的下場是不是與我們處于弱勢文化有關?說弱勢文化可能也不準確——我們的文化在質量上未必就是差的、低下的。說弱勢,倒還合適——經濟上的弱勢、綜合國力的弱勢。是如此弱勢導致了我們的話語權的喪失。我們在世界上,沒有話份兒。因此,中國的兒童文學要想被世人注意、大紅大紫,惟一的希望就是這個國家用它的實力迫使世界承認,在東方有那樣一個國家,他們有許多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家,有許多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中國要想走到世界的中央,所遇到的阻力大概要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大得多。世界對中國的偏見與壓制,難道我們還沒有看到嗎?中國人似乎就應當永遠受窮,就應當永遠處在三等公民的位置上。中國稍有起色,世界上就會有一股莫名其妙的壓制欲望。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我們要把自己的事情真正做好。另外,就是我們不要太在意世界的價值模式與評估體制。成人文學那里,早些年一直被諾貝爾情結所糾纏,自從一個叫高行健的人贏得這一桂冠之后,一下子就從數年的重壓之下解脫了。中國人發(fā)出一聲長嘆:世界的最高標準原來不過如此!兒童文學這里又何時才能得到解脫呢?看看多卷本《純真年華》吧,也許我們就有了信心與希望。這是一個圖畫的時代,來自各種載體的五顏六色的畫面正在覆蓋我們這個世界,文字世界在日甚一日地灰暗與萎縮著。孩子們生下來就是面對愈加光怪陸離的世界,他們當然不知道,人類的文明雖然是從圖畫開始的,但是隨著文字的出現(xiàn),人類走向了更高級的文明。由圖畫而文字,人類開始了新的進程。文字意味著人類有了更抽象思維的能力。文字是人類智力進化到一定程度之后才發(fā)生的。人類自從有了文字,便獲得了一個更完善也更有效的思維方式與敘述這個世界的表達方式。文字使人類在認識世界與認識自己方面,是功德無量的。沒有文字之前的文明,是原始性的文明。僅僅依靠圖畫的人類的歷史,無論今天的人怎么去闡釋它的神奇、神秘與深邃莫測,也是無法與文字出現(xiàn)之后的人類的歷史相比的。文字使歷史得以書寫,使文明得以傳承。如果沒有文字,今天的人類會將如何?然而,現(xiàn)在文字的世界卻在節(jié)節(jié)敗退,而圖畫世界卻像洪水一般在蔓延。當然,這并不是倒退,我們可以視此為一種螺旋式的上升。不過,我們對文字的日益衰弱,還是應當有所疑慮與警惕。如果照這樣的趨勢下去,不能保持一種文字與圖畫的均衡,我們究竟會面臨著什么樣的局面?讓我們在接受圖畫的福音時,依然沉浸在文字巨大的快感之中。文字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無法丟棄的方式,文字甚至就是這個世界——這個世界的隱喻,這個世界的結構。20世紀的哲學家們不僅發(fā)現(xiàn)了文字與思維的關系,也發(fā)現(xiàn)它與世界本體的關系。研究世界,從某種意義上說,居然就是研究語言文字。文字還在創(chuàng)造世界,而這種創(chuàng)造,是圖畫無法代替的——圖畫的創(chuàng)造是另樣的創(chuàng)造。文字在營造境界、養(yǎng)就格調方面,也有圖畫所無法取代的功能。用文字寫成的文章與書籍,永遠是我們所無法丟失的。在喧嘩與騷動之中,文字會給我們一份清涼,一份安靜,一份圣潔。文字是我們獲得健康與健全人格的永遠的朋友。文字乃是造物主的恩賜。親近這套書吧,因為它們是一些優(yōu)美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