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家庭與辦公軟件計算機維護與維修教程(21世紀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教材)

計算機維護與維修教程(21世紀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教材)

計算機維護與維修教程(21世紀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教材)

定 價:¥22.00

作 者: 姜惠民 主編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叢編項: 21世紀全國職業(yè)耿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維修

ISBN: 9787502757311 出版時間: 2004-01-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小16開 頁數(shù): 19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21世紀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教材 :計算機維護與維修教程》是專為落實教育部和信息產業(yè)部《關于確定職業(yè)院校開展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專業(yè)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yǎng)培訓工作的通知》和《職業(yè)院校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專業(yè)領域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yǎng)指導方案》精神而編寫的標準的職業(yè)院校教材?!?1世紀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教材 :計算機維護與維修教程》內容:《21世紀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教材 :計算機維護與維修教程》由15章習題參考答案組成。主要介紹Pentium Ⅲ、Pentium 4等目前最為流行的微處理器,以及與其相匹配的主板、內存、適配卡、硬盤、光驅等多媒體計算機部件和設備的性能、特點、使用方法等;詳細介紹上述部件和設備的選購、組裝多媒體計算機的過程和方法;以常用的操作系統(tǒng)Windows 98/XP為系統(tǒng)平臺,通過實例介紹系統(tǒng)的安裝與設置;BIOS與注冊表的操作方法與具體的應用設置;筆記本電腦使用與維護方法;計算機及外設的日常維護及典型故障的分析和維修方法等;最后是思考與練習參考答案?!?1世紀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教材 :計算機維護與維修教程》特點:1. 采用案例教學方式,針對知識內容設計實例,通過實例操作,掌握計算機維護與維修的基本技能;2. 知識新,即所介紹的計算機知識及技術都是當前最新的技術及產品;3. 可操作性強,無論是組裝計算機方面的知識,還是維護與維修方面的知識都是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讀者通過邊看書邊操作,會收到良好的效果;4. 本書每章的后面都設有思考與練習,包含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使讀者在學習過程中既學習到新知識,又能真正掌握實踐操作技能。適用范圍:全國職業(yè)院校計算機應用及其相關專業(yè)課程教材。

作者簡介

暫缺《計算機維護與維修教程(21世紀全國職業(yè)院校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教材)》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概述 1
第2章 主板及其接口 4
2.1 主板上的主要結構部件 4
2.1.1 ISA擴展槽 4
2.1.2 PCI擴展槽 5
2.1.3 AGP插槽 5
2.1.4 PCIE接口 5
2.1.5 CPU插座 6
2.1.6 168線DIMM內存插槽 6
2.1.7 184線DIMM內存插槽 7
2.1.8 240線DIMM內存插槽 7
2.1.9 EIDE接口 8
2.1.10 軟驅接口 8
2.1.11 SATA接口8
2.1.12 LPTl、COMl和COM2通信口、USB接口 8
2.1.13 鍵盤接口 9
2.1.14 PS/2鼠標接口 9
2.1.15 ATX邑源接口 9
2.1.16 I/O芯片 9
2.1.17 電容、降壓芯片和扼流圈(電感) 10
2.1.18 芯片組 10
2.1.19 電池 10
2.1.20 Flash ROM BIOS 10
2.1.21 紅外線接針 11
2.2 總線及局部總線 11
2.2.1 ISA總線(AI、總線插槽) 11
2.2.2 PCI總線 11
2.2.3 AGP總線 11
2.2.4 PCI Express總線 12
2.2.5 系統(tǒng)總線工作頻率 13
2.3 主板芯片組 13
第3章 CPU 16
3.1 CPU的種類及接口類型 16
3.1.1 根據(jù)生產廠商劃分 16
3.1.2 根據(jù)主頻劃分 17
3.2 CPI.J性能指標 17
3.2.1 字長 17
3.2.2 主頻 17
3.2.3 前端總線(Front Side.Bus) 18
3.2.4 高速緩存 19
3.2.5 工作電壓 20
3.2.6 CPU的命令集 20
3.2.7 超線程技術 21
3.2.8 超線程的實現(xiàn)條件 22
3.3 CPU勺安裝 23
第4章 內存儲器 26
4.1 內存儲器的分類 26
4.1.1 內存的基本工作方式 26
4.1.2 內存的分類 26
4.2 內存的性能指標 27
4.2.1 容量及數(shù)據(jù)寬度 27
4.2.2 時鐘頻率 28
4.2.3 存取時間 28
4.2.4 CAS Latency(CL) 28
4.2.5 奇偶校驗 28
4.2.6 ECC校驗 29
4.2.7 SPD(串行存在探測)芯片29
4.2.8 雙通道 29
4.3 內存條的分類 30
4.3.1 同步動態(tài)存儲器sDRAM 30
4.3.2 雙倍數(shù)據(jù)速率同步動態(tài)存儲器DDR RAM 30
4.3.3 存儲器總線式動態(tài)隨機存取存儲器R(Rambus)DRAM 31
4.3.4 雙倍數(shù)據(jù)速率同步動態(tài)存儲器二代DDR II 31
4.4 內存條的安裝 32
第5章 硬盤驅動器與軟盤驅動器 34
5.1 硬盤的接口類型 34
5.1.1 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接口 34
5.1.2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接口 35
5.1.3 SATA(SerialATA)接口 35
5.2 硬盤的主要參數(shù) 37
5.3 硬盤的性能指標 38
5.4 新型硬盤存儲器 39
5.5 硬盤的連接 40
5.6 軟盤驅動器的性能指標 42
5.7 軟盤驅動器的連接 42
第6章 光盤驅動器 45
6.1 CD-ROM驅動器 45
6.2 CD-RW驅動器 47
6.3 DVD驅動器 48
6.4 COMBO驅動器 49
6.5 光盤驅動器的連接 49
第7章 計算機的其他部件 52
7.1 顯示卡和顯示器及其安裝 52
7.1.1 顯卡的結構 53
7.1.2 顯示器及其性能 55
7.1.3 顯卡、顯示器的安裝 56
7.2 網(wǎng)卡及安裝 57
7.2.1 網(wǎng)卡分類 57
7.2.2 網(wǎng)卡的安裝 57
7.3 聲卡及安裝 57
7.3.1 聲卡的組成 58
7.3.2 聲卡的性能指標 59
7.3.3 聲卡的安裝 59
7.4 鍵盤與鼠標及安裝 59
7.4.1 鍵盤及安裝 59
7.4.2 鼠標及安裝 60
7.5 打印機 61
7.5.1 打印機的種類及其特點 61
7.5.2 打印機的性能指標 62
7.6 掃描儀 67
7.6.1 掃描儀的種類 67
7.6.2 掃描儀的性能指標 67
第8章 計算機的選購與組裝70
8.1 PC機的選購方案 7O
8.2 典型配置方案 71
8.2.1 專業(yè)級圖形設計型 72
8.2.2 游戲玩家型 72
8.2.3 商務辦公型 73
8.2.4 校園學生型 74
8.2.5 家庭娛樂型 74
8.3 組裝前的準備工作 75
8.4 計算機的硬件安裝過程 76
8.4.1 安裝步驟 76
8.4.2 安裝過程 76
8.5 開機檢測 77
第9章 BIOS設置 79
9.1 BIOS設置程序主菜單 79
9.2 標準CMOS設置 80
9.3 BIOS特性設置83
9.4 芯片組特性設置 85
9.5 電源管理設置 88
9.6 主板整合外圍設備設置 9l
第1O章 硬盤的初始化 96
10.1 硬盤的分區(qū) 97
10.1.1 創(chuàng)建主DOS分區(qū)(PrimaryDos Partition) 98
10.1.2 創(chuàng)建擴展分區(qū)(ExtendedPartition) 99
10.1.3 創(chuàng)建邏輯DOS驅動器(Logical DOS Drives) 100
10.1.4 設置活動分區(qū)(Set ActivePartition) 101
10.1.5 刪除分區(qū) 102
10.2 硬盤的格式化 106
第11章 安裝操作系統(tǒng) 110
11.1 Windows 98系統(tǒng)安裝與設置 110
11.1.1 安裝前的準備 110
11.1.2 系統(tǒng)安裝 Ill
11.2 驅動程序的安裝 113
11.2.1 主板驅動程序的安裝 113
11.2.2 顯示卡驅動程序的安裝 115
11.2.3 網(wǎng)卡驅動程序的安裝 116
11.2.4 聲卡驅動程序的安裝 118
11.3 Windows XP的安裝 119
11.3.1 安裝前的準備 119
11.3.2 操作系統(tǒng)安裝 119
第12章 常用工具軟件的使用 125
12.1 Norton Ghost 125
12.1.1 進入GHOST I立用程序 125
12.1.2 Local(本機功能) 126
12.1.3 分區(qū)的備份與恢復 128
12.2 壓縮軟件WinRAR 129
12.2.1 壓縮文件的建立 129
12.2.2 壓縮文件的釋放 130
12.2.3 自解壓文件的建立 131
12.2.4 壓縮文件的加密 131
12.2.5 其他功能 132
12.3 分區(qū)工具PartitionMagic 8.0 132
12.3.1 PartitionMagic 8.0主界面 132
12.3.2 瀏覽磁盤分區(qū)信息 133
12.3.3 調整大小及移動分區(qū) 134
12.3.4 創(chuàng)建分區(qū) 134
12.3.5 刪除分區(qū) 135
12.3.6 格式化分區(qū) 135
12.3.7 復制分區(qū) 135
12.3.8 合并分區(qū) 136
12.3.9 其他功能 136
12.3.10 實用技巧 137
12.4 主引導記錄的備份與恢復 137
第13章 計算機的日常維護 140
13.1 計算機使用的基本要求 140
13.1 1計算機的工作環(huán)境 140
13.1.2 使用習慣 141
13.2 計算機的維護 141
13.2.1 主機的定期保養(yǎng) 141
13.2.2 配件的維護 141
13.2.3 病毒的防護 143
13.2.4 硬盤的清理 144
13.2.5 系統(tǒng)優(yōu)化維護 144
13.2.6 軟件修復 145
13.3 注冊表基礎 146
13.3.1 注冊表的特點 146
13.3.2 注冊表結構與組成 147
13.3.3 注冊表的基本操作 148
13.3.4 注冊表備份和恢復 149
13.3.5 注冊表應用實例 150
第14章 筆記本電腦的維護 153
14.1 筆記本電腦的組成與特點 153
14.1.1 CPU 153
14.1.2 主板 155
14.1.3 存儲設備 155
14.1.4 顯示屏 157
14.1.5 鍵盤和鼠標 158
14.1.6 電源 159
14.1.7 接口 160
14.1.8 顯卡 161
14.2 筆記本電腦的基本維護保養(yǎng) 161
14.2.1 筆記本電腦的使用 161
14.2.2 筆記本電腦各部件的維護保養(yǎng) 162
第15章 計算機常見故障判斷方法 165
15.1 計算機故障的分類及維修原則 165
15.1.1 故障分類 165
15.1.2 進行計算機維修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66
15.2 計算機維修的基本方法 167
15.2.1 清潔法 167
15.2.2 表面觀察法 168
15.2.3 拔插法 169
15.2.4 替換法 169
15.2.5 測量法 170
15.2.6 開機自檢診斷法 172
15.3 配件故障分析與解決實例 176
15.3.1 主板常見故障 176
15.3.2 CPU的常見故障 176
15.3.3 內存的常見故障 177
15.3.4 硬盤的常見故障 177
15.3.5 軟盤驅動器的常見故障 179
15.3.6 光盤驅動器的常見故障 180
15.3.7 聲卡的常見故障 180
15.3.8 鍵盤和鼠標器的常見故障 181
15.3.9 顯示類常見故障 183
15.3.10 外設的常見故障 184
15.3.11 BIOS系統(tǒng)自檢程序的故障提示 185
15.3.12 計算機常見故障流程圖 187
思考與練習參考答案 191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