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關于Sniffer Pro
1.1 簡介
1.2 了解網絡分析
網絡分析基本知識
1.3 OSI模型. 協(xié)議與設備
1.3.1 OSI模型與DOD模型
1.3.2 其他協(xié)議
1.3.3 Hub與MAU
1.3.4 交換機. 橋接器和網卡
1.3.5 路由器與網關
1.4 Sniffer Pro基本知識
1.4.1 Sniffer Pro的特點
1.4.2 Sniffer的其他版本與產品
1.4.3 其他方案與產品
1.4.4 投資管理與投資回報
1.5 Sniffer Pro:考試
1.5.1 認證考試與Sniffer大學
1.5.2 其他認證與途徑
總結
要點簡述
FAQ(常見問題)
第2章 安裝Sniffer Pro
2.1 簡介
2.2 Sniffer Pro的安裝步驟
2.2.1 安裝Sniffer Pro對系統(tǒng)的要求
2.2.2 安裝Sniffer Pro 4.5
2.2.3 安裝3.x版
2.2.4 在其他平臺與硬件上安裝Sniffer Pro
2.3 自定義安裝
2.3.1 將Sniffer Pro設置為可以遠程訪問模式
2.3.2 使用平板電腦提高可攜帶性
2.4 設定網口和驅動程序
2.4.1 支持混雜模式的網卡
2.4.2 更換驅動程序
2.5 安裝過程中的故障檢修
2.5.1 安裝失敗
2.5.2 驅動器不能安裝
2.5.3 建立一個技術工具箱
總結
要點簡述
FAQ(常見問題)
第3章 深入了解Sniffer Pro界面
3.1 簡介
3.2 深入了解儀表盤
實時統(tǒng)計
3.3 了解菜單
3.3.1 文件菜單
3.3.2 監(jiān)控菜單
3.3.3 捕獲菜單
3.3.4 顯示菜單
3.3.5 工具菜單
3.3.6 數據庫菜單
3.3.7 窗口菜單
3.3.8 幫助
3.4 了解工具欄
3.4.1 開始. 停止與瀏覽捕獲過程
3.4.2 定義向導工具
3.4.3 打開并保存捕獲結果
3.4.4 打印
3.4.5 其他圖標與功能
3.5 各種Sniffer Pro工具
3.5.1 數據包產生器與環(huán)路模式
3.5.2 二進制數位的錯誤率測試
3.5.3 報告生成器
3.5.4 Ping
3.5.5 路徑檢測
3.5.6 DNS探查
3.5.7 Finger
3.5.8 WhoIs
3.5.9 地址本
3.6 高級工具
3.6.1 捕獲過程
3.6.2 解碼卷標
3.6.3 矩陣
3.6.4 主機表單
3.6.5 協(xié)議分布
3.6.6 統(tǒng)計信息
3.7 圖. 表與地圖
3.7.1 信息發(fā)布者
3.7.2 高負荷協(xié)議的分布
3.7.3 建立自己網絡上的主機列表
3.8 使用地址本
3.8.1 添加新地址
3.8.2 導出地址本
總結
要點簡述
FAQ(常見問題)
第4章 設置Sniffer Pro來監(jiān)測網絡應用程序
4.1 簡介
4.2 Sniffer Pro捕獲數據的基本操作
4.2.1 開始與停止捕獲過程
4.2.2 瀏覽并分析捕獲結果
4.2.3 Sniffer Pro分析軟件的安置
4.2.4 Sniffer Pro的高級設置
4.2.5 時間標記過程
4.3 查看并使用高級工具
用高級系統(tǒng)進行故障檢修
4.4 應用程序響應時間
4.5 設置Sniffer Pro, 使其能用于捕獲并分析NetWare的傳輸問題
Sniffer Pro的流量捕獲過程
4.6 設置Sniffer Pro, 使其能用于捕獲并分析微軟系統(tǒng)的流量
Sniffer Pro流量捕獲
總結
要點簡述
FAQ(常見問題)
第5章 用Sniffer Pro監(jiān)控網絡性能
5.1 簡介
5.2 網絡性能問題
5.3 用Sniffer Pro進行實時的性能監(jiān)控
5.3.1 實時地使用表盤
5.3.2 設定閾值
5.4 制定基準. 觀察變化趨勢和對變化的管理
5.4.1 定期制定基準
5.4.2 趨勢預測提示
5.4.3 變化管理
5.5 用Sniffer Pro分析以太網性能
監(jiān)控以太網的性能
5.6 用Sniffer Pro分析令牌環(huán)性能
5.6.1 監(jiān)控令牌環(huán)性能
5.6.2 設置閾值
5.7 分析LAN的路由選擇性能問題
路由更新
5.8 重新調整網絡, 以獲得更好的性能
總結
要點簡述
FAQ(常見問題)
第6章 捕獲網絡數據用于分析
6.1 簡介
6.2 捕獲流量
如何捕獲流量
6.3 保存并使用捕獲結果
6.3.1 保存捕獲結果
6.3.2 查詢與載入捕獲結果
6.4 捕獲并分析地址識別協(xié)議
6.4.1 捕獲ARP流量
6.4.2 分析捕獲結果
6.5 捕獲并分析因特網控制信息協(xié)議
6.5.1 捕獲ICMP流量
6.5.2 分析捕獲結果
6.6 捕獲并分析傳輸控制協(xié)議
6.6.1 捕獲TCP流量
6.6.2 分析捕獲結果
6.7 捕獲并分析用戶數據報協(xié)議
6.7.1 捕獲UDP流量
6.7.2 分析捕獲結果
總結
要點簡述
FAQ(常見問題)
第7章 分析網絡問題
7.1 簡介
7.2 為什么網速這么慢
7.2 1 用Sniffer Pro解決網速慢的問題
7.2.2 半雙工與全雙工通訊
7.2.3 專家怎樣說
7.2.4 廣播問題的故障檢修
7.3 重置令牌環(huán)網絡
7.3.1 多MAU的布局
7.3.2 令牌傳遞
7.3.3 環(huán)的插入
7.3.4 令牌的故障檢修
7.4 用Sniffer Pro檢修網卡的震動故障
7.4.1 校準錯誤
7.4.2 片斷錯誤
7.4.3 Jabber錯誤
7.5 用Sniffer Pro檢修小型數據包的故障
7.6 用Sniffer Pro檢修瀏覽器競爭過程的故障
7.6.1 瀏覽器選擇
7.6.2 檢修瀏覽器競爭過程的故障
7.6.3 瀏覽器通訊
7.6.4 通報!
7.7 動態(tài)主機配置協(xié)議失敗
7.7.1 BOOTP
7.7.2 DHCP故障檢修
總結
要點簡述
FAQ(常見問題)
第8章 使用過濾器
8.1 簡介
8.2 什么是過濾, 為什么要過濾
8.3 使用預定義的過濾器
默認的過濾器
8.4 建立過濾器
8.4.1 使用過濾器對話框
8.4.2 從主菜單中選擇過濾器
8.5 高級過濾
過濾節(jié)點之間的流量
8.6 用過濾器檢修故障
8.6.1 Cisco發(fā)現協(xié)議
8.6.2 路由選擇信息協(xié)議
總結
要點簡述
FAQ(常見問題)
第9章 了解觸發(fā)并使用警告功能
9.1 簡介
9.2 關于觸發(fā)
9.3 設置并使用觸發(fā)功能
9.3.1 觸發(fā)圖形綱要
9.3.2 開始與停止觸發(fā)的屏幕
9.3.3 觸發(fā)重復模式
9.4 設置并使用警告功能
警告記錄顯示
9.5 設置警告通報功能
9.6 修正警告閾值水平
9.6.1 高級警告閾值
9.6.2 監(jiān)控警告閾值
9.7 應用程序響應時間
總結
要點簡述
FAQ(常見問題)
第10章 報告
10.1 簡介
10.2 報告的基本問題
為什么應該考慮生成報告
10.3 生成報告模板
10.3.1 報告內容
10.3.2 交換工具
10.4 運行與輸出報告
10.4.1 在高級模式下運行報告
10.4.2 以矩陣形式運行報告
10.4.3 在主機表單中運行報告
10.4.4 在協(xié)議分布中運行報告
10.4.5 在網絡整體使用情況窗口中運行報告
10.4.6 其他可以輸出和產生報告的視圖
10.4.7 HTML與CSV
10.5 生成完整的報告:“網速過慢”
“網速太慢”
總結
要點簡述
FAQ(常見問題)
第11章 用Sniffer Pro探測并補救安全漏洞
11.1 簡介
11.2 用Sniffer Pro來發(fā)現你的網絡中的漏洞
11.2.1 傳輸與負載
11.2.2 各種漏洞的詳細情況
11.3 捕獲明文密碼
11.3.1 IPv4與信息的明文傳遞
11.3.2 Telnet
11.3.3 SSH與加密
11.3.4 捕獲電子郵件密碼
11.4 攻擊:密碼捕獲與重試
11.4.1 捕獲密碼的步驟
11.4.2 重試密碼
11.4.3 簡單網絡管理協(xié)議
11.5 域名服務的漏洞
11.5.1 DNS基本問題
11.5.2 解析器
11.5.3 DNS區(qū)域傳遞
11.5.4 毒害DNS緩存
11.5.5 毒害DNS緩存:如何起作用?
11.6 服務器拒收郵件功能的漏洞
11.6.1 CIFS
11.6.2 SMB及其漏洞
11.6.3 SMB捕獲
總結
要點簡述
FAQ(常見問題)
第12章 檢修傳輸故障以優(yōu)化網絡
12.1 簡介
12.2 微調網絡并進行主動維護
12.2.1 為合格網絡性能定義關鍵要素
12.2.2 用Sniffer Pro主動管理網絡資源
12.3 用Sniffer Pro發(fā)現不必要的協(xié)議
閑談式協(xié)議
12.4 用Sniffer Pro優(yōu)化LAN與WAN流量
12.4.1 可轉換LAN網絡中的廣播
12.4.2 與交換機直接相連進行分析
12.4.3 用Sniffer Pro優(yōu)化
12.4.4 用Sniffer Pro查找WAN的延遲問題
12.4.5 用Sniffer Pro解決網速慢的問題
12.5 以太網優(yōu)化
12.5.1 以太網問題與優(yōu)化的必要性
12.6 NetWare優(yōu)化與Microsoft優(yōu)化
12.6.1 NetWare優(yōu)化的必要性
12.6.2 微軟優(yōu)化的必要性
總結
要點簡述
FAQ(常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