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物源天然產物農藥研究與開發(fā)
1.1 生物源天然產物農藥的范疇
1.2 研究生物活性天然產物的意義
1.3 主要的天然產物農藥
1.3.1 植物源農藥
1.3.2 微生物源農藥
1.3.3 動物源農藥
參考文獻
第2章 農藥活性天然產物的篩選
2.1 生物活性篩選體系的建立
2.1.1 殺蟲殺螨活性篩選體系
2.1.2 殺菌活性篩選體系
2.1.3 除草活性篩選體系
2.2 活性植物和微生物的篩選與評價
2.2.1 活性植物的篩選
2.2.2 活性微生物的篩選
2.2.3 活性生物的評價
2.3 活性天然產物的篩選與評價
2.3.1 活性物質的提取
2.3.2 活性成分的分離
2.3.3 活性成分的結構鑒定
2.3.4 活性天然產物評價
參考文獻
第3章 活性天然產物的直接利用
3.1 植物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3.1.1 相關基礎研究
3.1.2 制劑加工
3.1.3 應用技術
3.2 微生物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3.2.1 高產菌種選育
3.2.2 高產發(fā)酵條件優(yōu)化
3.3 植物源農藥和微生物源農藥的登記管理
3.3.1 臨時登記
3.3.2 正式登記
參考文獻
第4章 活性成分的結構修飾
4.1 阿維菌素的結構修飾
4.2 dihydropipercide的結構修飾
4.3 苦皮藤素化合物的結構修飾
4.3.1 苦皮藤素Ⅴ的結構修飾
4.3.2 其他苦皮藤素化合物的結構修飾
參考文獻
第5章 以天然產物為先導創(chuàng)制新農藥
5.1 以天然產物為先導開發(fā)新農藥的典型實例
5.2 天然先導結構的優(yōu)化及展開策略
5.2.1 生物等排取代
5.2.2 藥效團模型方法
5.2.3 定量構效關系方法
5.2.4 虛擬篩選在天然先導結構優(yōu)化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6章 以天然產物為探針發(fā)現(xiàn)新靶標(一)——作用機制的研究
6.1 殺蟲劑作用機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6.1.1 癥狀學觀察
6.1.2 組織學觀察
6.1.3 生理生化研究
6.2 殺菌劑作用機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6.2.1 癥狀學觀察
6.2.2 生理生化研究
6.3 除草劑作用機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6.3.1 除草劑對光合作用和呼吸強度影響的測定
6.3.2 植物組織外滲電導值的測定
6.3.3 乙酰乳酸合成酶活性的測定
6.3.4 乙酰輔酶A羧化酶活性的測定
6.3.5 EPSPs合成酶活性的測定
6.3.6 谷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成酶的測定
參考文獻
第7章 以天然產物為探針發(fā)現(xiàn)新靶標(二)——作用靶標的研究
7.1 受體的基本概念
7.2 受體的定位
7.2.1 放射性核素顯像技術
……
第8章 殺蟲植物苦皮藤的研究與開發(fā)
第9章 新農抗秦嶺霉素的研究與開發(f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