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單片機概述
1.1 單片機的歷史及發(fā)展概況
1.2 單片機的發(fā)展趨勢
1.2.1 CPU的改進
1.2.2 存儲器的發(fā)展
1.2.3 片內I/O口的改進
1.2.4 集成更多的外圍電路
1.2.5 引腳的多功能
1.2.6 低功耗
1.2.7 專用型單片機發(fā)展加快
1.3 單片機的應用
1.3.1 單片機在各類儀器儀表中的應用
1.3.2 單片機在工業(yè)測控中的應用
1.3.3 單片機在計算機網絡與通信技術中的應用
1.3.4 單片機在日常生活及家電中的應用
1.4 8 位單片機的主要生產廠商和機型’
1.4.1 單片機主要廠商
1.4.2 單片機主要產品
第2章 MCS-51單片機的結構與原理
2.1 MCS-51單片機的硬件功能
2.2 MCS-51硬件系統結構
2.2.1 運算部件
2.2.2 控制部件
2.3 存儲器結構
2.3.1 程序存儲器
2.3.2 數據存儲器
2.4 I/O端口
2.4.1 PO 口
2.4.2 P1 口
2.4.3 P2 口
2.4.4 P3 口
2.4.5 I/O的接口要求與負載能力
2.4.6 I/O口的讀一修改一寫特性
2.5 復位電路
2.5.1 復位時片內各寄存器的狀態(tài)
2.5.2 復位電路
2.6 CPU時序
2.6.1 時鐘電路
2.6.2 時序
2.7 CPU引腳功能
2.8 單片機的工作方式
2.8.1 復位方式
2.8.2 程序執(zhí)行方式
2.8.3 CHMOS型單片機低功耗工作方式
2.8.4 編程和校驗方式
習題
第3章 MCS-51單片機指令系統
3.1 MCS-51指令系統簡介
3.1.1 匯編指令
3.1.2 指令代碼的格式
3.1.3 指令中的常用符號
3.2 尋址方式
3.2.1 寄存器尋址方式
3.2.2 寄存器間接尋址
3.2.3 立即尋址
3.2.4 直接尋址
3.2.5 基址寄存器+變址寄存器的間接尋址
3.2.6 相對尋址
3.2.7 位尋址
3.3 指令系統
3.3.1 數據傳送指令
3.3.2 算術運算指令
3.3.3 邏輯運算指令
3.3.4 控制轉移指令
3.3.5 位操作指令
習題
第4章 匯編語言及程序設計
4.1 匯編語言及格式
4.1.1 匯編語言的特點
4.1.2 匯編語言的語句格式
4.1.3 偽指令
4.1.4 匯編語言程序的匯編
4.2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4.2.1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步驟
4.2.2 程序的基本結構
4.2.3 簡單程序設計
4.2.4 分支程序設計
4.2.5 循環(huán)程序設計
4.2.6 子程序設計
4.3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舉例
4.3.1 查表程序
4.3.2 數制轉換程序
4.3.3 算術運算程序
4.3.4 數字濾波程序
4.3.5 排序與檢索程序
4.3.6 布爾處理程序
4.4 浮點數運算程序設計
4.4.1 浮點數的表示
4.4.2 浮點數的運算
習題
第5章 定時器/計數器
5.1 定時器/計數器的結構
5.1.1 定時方法概述
5.1.2 定時器/計數器的結構
5.2 定時器/計數器的工作方式
5.2.1 工作方式O
5.2.2 工作方式1
5.2.3 工作方式2
5.2.4 工作方式3
5.3 定時器/計數器T2.
5.3.1 T2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5.3.2 T2的工作方式
5.4 定時器/計數器的編程和應用
5.4.1 定時器/計數器對輸入信號的要求
5.4.2 定時器/計數器初值的求法
5.4.3 運行中讀定時器/計數器
5.4.4 門控制位GATE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5.4.5 定時器/計數器的應用
習題
第6章 串行通信接口
6.1 串行通信基礎
6.1.1 基本通信方式
6.1.2 異步通信和同步通信
6.1.3 串行接口芯片
6.2 串行通信總線標準及其接口
6.3 MCS-51的串行接口
6.3.1 串行口的結構
6.3.2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O
6.3.3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1
6.3.4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2
6.3.5 串行口的工作方式3
6.3.6 MCS-51串行通信的波特率
6.4 串行口應用舉例
6.4.1 利用串行口工作方式O擴展I/O口
6.4.2 用串行口進行異步單工通信
6.5 多機通信
習題
第7章 中斷系統
7.1 中斷的定義和作用
7.1.1 中斷的作用
7.1.2 中斷源
7.1.3 中斷系統的功能
7.2 MCS-51單片機中斷系統
7.2.1 MCS-51單片機的中斷系統結構
7.2.2 中斷管理
7.2.3 外部中斷方式的選擇
7.2.4 中斷響應時間
7.2.5 中斷請求的撤除
7.2.6 MCS-51中斷系統的初始化
7.3 擴充外中斷源
7.3.1 利用定時器擴充中斷源
7.3.2 中斷和查詢相結合
7.3.3 用優(yōu)先級編碼器擴展外部中斷源
7.3.4 采用8259擴展外部中斷源
7.4 中斷系統應用舉例
習題
第8章 單片機系統擴展設計
8.1 系統接口技術概述
8.1.1 并行接口設計基礎
8.1.2 串行接口設計基礎
8.2 存儲器擴展技術
8.2.1 存儲器擴展概述
8.2.2 存儲器的并行擴展
8.2.3 存儲器的串行擴展
8.3 輸人輸出(I/O)和中斷擴展技術
8.3.1 并行擴展I/O接口
8.3.2 串行擴展I/O接口
習題
第9章 鍵盤和顯示器接口設計
9.1 I/O接口技術概述
9.1.1 I/O接口電路的功能
9.1.2 I/O數據傳送的控制方式
9.2 鍵盤接口技術
9.2.1 鍵盤的特點和常用接口設計
9.2.2 獨立式按鍵接口設計
9.2.3 矩陣式鍵盤接口設計
9.3 顯示器接口技術
9.3.1 LED顯示器接口設計
9.3.2 LCD顯示器接口設計
習題
第10章 DAC、ADC和其他接口設計
10.1 數模轉換器(DAC)接口技術
10.1.1 DAC的構成和特性參數
10.1.2 DAC芯片的選擇
10.1.3 DAC并行接口設計
10.1.4 DAC串行接口設計
10.2 模數轉換器(ADC)接口技術
10.2.1 AtX2基本構成和特性參數
10.2.2 ADC并行接口設計
10.2.3 ADC串行接口設計
10.3 其他常用接口技術
10.3.1 串行通信接口
10.3.2 開關量和功率接口
10.3.3 程控量程轉換接口
10.3.4 電源電路接口
習題
第11章 C51語言及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基礎
11.1 C51語言基礎
11.1.1 C51語言概述
11.1.2 C51的數據類型及存儲模式
11.1.3 C51變量
11.1.4 C51對中斷的支持
11.2 開發(fā)工具Keil Software簡介
11.2.1 概述
11.2.2 Vision2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
11.2.3 工具套件
11.2.4 開發(fā)流程
11.2.5 程序應用與編寫優(yōu)化代碼
11.2.6 C51編譯器指示參數
11.3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
11.3.1實時操作系統的概念
11.3.2實時操作系統的特點
11.3.3多任務實時系統的基本特征
11.3.4 MCS-51的實時操作系統RTX51
11.3.5 MCS-51的RTX51簡單應用
11.4 實時系統應用——交通燈控制器
11.4.1 交通燈控制器命令
11.4.2 應用程序
11.4.3 實時系統仿真
習題
第12章 ZKS-03單片機實驗儀簡介及使用說明
12.1 電路外觀
12.2 系統組成
12.3 實驗儀功能與特點
12.4 實驗儀結構
12.4.1 應用接口
12.4.2 I/O地址分配
12.4.3 跳線選擇器
12.4.4 DP-51單元器件簡介
12.4.5 基本實驗電路單元簡介
12.5 實驗儀使用說明
12.5.1 Keil C51簡介
12.5.2 建立第一個Keil C51應用程序
12.5.3 程序文件的編譯、連接
12.5.4 下載
12.5.5 調試功能
12.5.6 全速運行
12.5.7 操作步驟
12.5.8 注意的問題
習題
第13章 MCS-51單片機實驗
實驗一 交通信號燈控制實驗
實驗目的
實驗內容及步驟
實驗電路
程序框圖
實驗二 P1口輸入、輸出實驗
實驗目的
實驗內容與步驟
實驗電路
實驗說明
程序框圖
實驗三 外部中斷實驗
實驗目的
實驗原理
實驗內容與步驟
實驗電路
實驗四 定時器/計數器實驗
實驗目的
實驗原理
實驗內容與步驟
實驗電路
實驗五 8155并行接口實驗
實驗目的
實驗原理
實驗內容與步驟
實驗電路
實驗六 LED數碼顯示實驗
實驗目的
實驗原理
實驗內容與步驟
實驗電路
實驗七 鍵盤掃描實驗
實驗目的
實驗原理
實驗內容
實驗參考電路
實驗參考流程圖
實驗八 步進電機控制實驗
實驗目的
步進電機簡介
實驗原理
實驗內容
實驗電路
實驗九 電子音調實驗
實驗目的
實驗原理
實驗內容
實驗電路
實驗十 串行數/模轉換實驗
實驗目的
實驗內容
TLC 5620使用簡介
實驗電路
編程提示
實驗十一 串行模/數轉換實驗
實驗目的
實驗內容
TLC 0834使用簡介
實驗參考電路
編程提示
附錄A ASCII碼(美國標準信息交換碼)
附錄B MCS-51指令功能簡述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