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評論與研究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論學術研究史

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論學術研究史

二十世紀中國古代文論學術研究史

定 價:¥39.00

作 者: 蔣述卓、劉紹瑾、程國賦、魏中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研究

ISBN: 9787301091005 出版時間: 2005-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516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該書是對20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研究歷史的總結性著作,內(nèi)容既涉及到對20世紀以來數(shù)部中國文學理論史和批評史著作的評述,也涉及到20世紀學術界對文學史上許多文學理論專著和重要學者思想的研究和述評,是對20世紀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歷史的很好的總結;資料翔實,述評中肯。

作者簡介

  蔣述卓男,1955年1月生,廣西桂林市灌陽縣人。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學博士,文藝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暨南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與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兼任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中華全國美學學會理事、廣東省比較文學研究會會長、廣東省文化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藝批評家協(xié)會副主席等。四川大學、山東大學、上海大學等大學兼職教授。1974年8月至1978年2月廣西桂林師范學校中文科任教;1988年7月起至今在暨南大學任教,歷任暨南大學學報編輯部副主編、主編,文學院副院長、院長,暨南大學副校長、黨委副書記兼副校長、黨委書記兼副校長。學術著作(含與人合著、主編):《佛經(jīng)傳譯與中古文學思潮》、《中國山水詩史》、《佛教與中國文藝美學》、《山水美與宗教》、《中國山水文化》、《在文化的觀照下》、《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研究資料匯編•文氣編》、《宗教藝術論》、《宋代文藝理論集成》、《宗教文藝與審美創(chuàng)造》、《禪詩三百首賞析》、《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文化視野中的文藝存在》、《城市的想象與呈現(xiàn)》等著作,主編有“文學與文化研究”叢書。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劉紹瑾,1962年生,1979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1983年畢業(yè)并進入該校研究生院中國文學批評史專業(yè)攻讀碩士學位。1986年進入暨南大學任教,1998年獲暨南大學文藝專業(yè)文學博士學位?,F(xiàn)為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文藝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出版《莊子與中國文藝美學》、《復古與復元古》、《中國山水詩史》(合著)等著作,發(fā)表學術論文若干篇。程國賦男,1966年生,安徽安慶人,1994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中文系,獲得文學博士學位?,F(xiàn)任暨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副所長、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培養(yǎng)對象、全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廣東省古代文學學會理事。出版《唐代小說嬗變研究》、《唐五代小說的文化闡釋》等專著6部,在《文學遺產(chǎn)》諸刊發(fā)表學術論文近80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古委會項目、廣東省社科基金項目、廣東省高校社科項目各2項,教育部重大項目1項,參加《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的編撰工作。魏中林,1956年生,1990年畢業(yè)于蘇州大學中文系并獲文學博士學位?,F(xiàn)任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兼任廣東韶關學院院長、中國近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文學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中國古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出版《清代詩學與中國文化》、《詞綜注》(合著)、《中國山水文化》(合著)等著作,發(fā)表學術論文40余篇。

圖書目錄

上編 20世紀上半葉的中國古代文論研究
第一章 中國古代文論研究的現(xiàn)代轉型/3
第一節(jié)關于中國古代文論研究的起始點/3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文論研究的古典形態(tài)/6
第三節(jié)20世紀初的學術大勢/9
第四節(jié)20世紀初的中國古代文論研究/15
第二章 中國文學批評史學科的奠基/31
第一節(jié) 陳鐘凡的《中國文學批評史》/32
第二節(jié) 郭紹虞的《中國文學批評史》/38
第三節(jié) 羅根澤的《中國文學批評史》/46
第四節(jié) 朱東潤、方孝岳、傅庚生的著作/52
附20世紀前半葉所譯日人有關中國文藝思
想史著作目錄/63
第三章資料整理、專題研究及其他/65
第一節(jié) 文論講疏及文論資料整理/65
第二節(jié) 《“詩言志”辨》及其他文論專題研究/80
第三節(jié) 其他學科的旁及/89
中編20世紀下半葉的中國古代文論研究
第四章50至70年代的古代文論研究/107
第一節(jié) 本時期兩次古代文論研究熱潮/108
第二節(jié) 中國文學批評史的改編和新編/118
第三節(jié) 《中國歷代文論選》及其他文論資料整理/129
第五章80至90年代古代文論學術活動評述/139
第一節(jié) 關于中國古代文論的民族特色和現(xiàn)實的討論/141
第二節(jié) 關于中國古代文論的研究方法的討論/144
第三節(jié) 關于中國古代文論的現(xiàn)代轉換的討論/147
第六章80至90年代文學批評文獻
整理與史的編寫/152
第一節(jié) 文獻與史的關系/152
第二節(jié) 八九十年代文獻整理的特點/154
第三節(jié) 關于中國文學批評史的編寫/156
第七章80至90年代古代詩歌理論
批評研究的新發(fā)展/164
第一節(jié) 詩歌理論批評的美學研究/164
第二節(jié) 詩歌理論體系的研究/167
第三節(jié) 詩學批評史的建構/170
第四節(jié) 詩學的文化研究/176
第八章80至90年代古代文論范疇
研究的展開與深入/179
第一節(jié) 范疇研究與古代文論研究/179
第二節(jié) 范疇研究:從美學到文論/180
第三節(jié) 說不盡的“意境”/188
第九章80至90年代古代文論文化學研究的成就/192
第一節(jié) 儒家思想與古代文論研究/193
第二節(jié) 道家思想與古代文論研究/197
第三節(jié) 佛家思想與古代文論研究/201
第四節(jié)士人心態(tài)、生命精神與中國古代文論/207
第十章80至90年代中西比較文論研究的發(fā)展/214
第一節(jié) 比較文論的起步/214
第二節(jié) 比較文論走向系統(tǒng)的趨勢/219
第三節(jié) 專題性比較的深入/222
第四節(jié) 中西比較文論研究的總體評價與展望/230
第十一章80至90年代對批評方法及其古文論研究方法的反思/238
第一節(jié) 對中國文學批評方法的研究/238
第二節(jié) 對古代文論研究方法的探索/241
下編 20世紀中國古代文論專題研究回顧
第十二章20世紀孔子文藝思想研究回顧/249
第十三章20世紀莊子文藝思想研究回顧/261
第十四章20世紀《文心雕龍》研究回顧/277
第十五章20世紀鐘嶸《詩品》研究回顧/298
第十六章20世紀司空圖及其《二十四詩品》研究回顧/315
第十七章20世紀蘇軾文論研究回顧./330
第十八章20世紀嚴羽及其《滄浪詩話》研究回顧/349
第十九章20世紀公安派文論研究回顧,"367
第二十章20世紀王夫之詩學理論研究回顧/379
第二十一章20世紀金圣嘆小說戲曲理論研究回顧./392
第二十二章20世紀李漁戲曲理論研究回顧/404
第二十三章20世紀葉燮詩學理論研究回顧/416
第二十四章20世紀王國維文藝思想研究回顧/428
附錄一20世紀香港地區(qū)中國古代文論研究鳥瞰/449
附錄二20世紀中國古代文藝理論研究書目/460
后記/514
作者簡介/516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