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從關懷和教育青年一代出發(fā),批評了封建倫理道德支配下的父子關系,要求當代父親們,不僅是生人之父,而且是育人之父,用進步思想教育后代,使他們成為“一個完全的人。”關于本篇的中心思想,作者曾在《墳·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中提到:“對于家庭問題。我在《新青年》的《隨感錄》中,曾經略略說及,總括大意,便只是從我們起,解放了后來的人”。文章開頭提到嚴又陵的“一本什么書”,是指嚴復翻譯孟德斯鳩的《法意》,該書第十八卷第二十五章譯者按語中有這樣一段話:“吾每行都會街巷中,見數(shù)十百小兒,蹣跚蹀躞于車輪馬足間,輒為芒背,非慮其傾跌也,念三十年后,國民為如何眾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