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晨曦未現,我乘坐的波音777—200飛機抵達開羅的上空,從窗口朝下望去,只見無數閃爍的燈火織成了埃及神秘的面紗。一想到渴望已久的愿望即將實現,十幾個小時的路途勞累頓時化為烏有。 開羅是人類古文明的重要所在地,又是今天非洲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因此,開羅是古典的,又是現代的。當我領略了開羅新城中的米納飯店、希爾頓飯店與開羅富人區(qū)的一大片小別墅之后,再訪問開羅舊城,不覺驚詫不已。 開羅舊城,又稱為老開羅,已有1000多年歷史。此地近90%的房子是火柴盒式的,其式樣與中國上世紀70年代的舊公房相差無幾,但墻面斑駁脫離,甚至很多住房的墻面是裸露的,而小河里被倒進了許多垃圾。面對臟亂不堪的街景,我?guī)缀蹼y以相信這里住著很多埃及人。當地人的解釋是:第一,這里是貧民區(qū);第二,埃及人不講究外形,這些破房子的室內裝修得還不錯。至于垃圾亂堆與處處可見的破磚碎瓦,幾十年如一日,埃及人已習慣于這樣不文明的環(huán)境。 更令我疑惑的是,舊城中的許多房子,只蓋了一兩層,三四層的鋼筋還裸露著,而大多數房子都沒有帽子(屋頂),這種不封頂的半截子房屋也成了開羅舊城的一大奇觀。開始我們以為這些都是未造好的房子,里面住的是造房子的民工。然而我得到的解釋卻是:埃及人講究家族住在一起,父母住第一層,兒子長大結婚后住第二層,等第二個兒子長大結婚,再蓋第三層,如果還有兒子,就一層一層蓋上去。層面越高,說明這家人丁越興旺。 埃及政府允許一個男人娶四個老婆。如果一個男人娶了四房太太,每個太太又生了四個兒子,那幢房子要蓋多少層,讀者自己可推算出來。當然,埃及人造房地基是打得夠深的。 后來我在列車上采訪了一個叫雷杰爾的列車員,雷杰爾今年41歲。他說,盡管政府允許娶四個老婆,但實際上很少有人娶四房太太。一般情況是:第一任太太不能生孩子,再娶一個;或是太太生了重病,家中需要有人照顧,就再娶一個太太。同時埃及人信教,古蘭經重申,男人必須對每個太太要絕對公平,比如你送給第一個太太一枚戒指,那么第二個太太的戒指一定要同樣貴重。大太太住多大的房子,二太太也要住同等面積的房子。像雷杰爾這樣一個有21年工齡的列車員收入只有800埃磅(1埃磅相等于2元人民幣),他要負擔四個孩子的生活,已經不很富裕了,幸虧他的妻子是電腦打字員,每月也能拿700埃磅。雷杰爾說像他這樣的生活水平在埃及能算是中等水平,而他的同事薩拉,因只有10年工齡,收入才400埃磅,太太又不工作,養(yǎng)兩個孩子真夠嗆了。我在清晨的開羅舊城街頭,見到一群群急匆匆上班的工人,手里都拎著一個塑料袋,塑料袋里的面包是他們的午餐。因此雷杰爾說,一個男人要娶四個太太是非常困難的事。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