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漁洋的家庭,在明、清兩朝十分鼎盛,僅王漁洋高祖王重光的兒孫輩,就出過進士三十一人,五品以上者十九人,官二品者三人,當時被譽為“江北青箱”、“齊魯望族”。明萬曆十六年,王漁洋高祖王重光之忠勤祠落成,許多詩書大家如邢侗、董其昌、焦竑、申時行、祝允明等先后為之撰詞贊頌。為留存后世,萬古流芳,王氏家族將其一一摩勒上石。其中一些重要頌文、贊語、傳記、墓誌、銘文,均選用種繇、王羲之、王獻之、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霄孟畹讓鞔鄖笆櫸ù蠹抑鄭虢細呤志た堂媯杏謖?,万世瞻仰。諒T┛淌?,有些虽属集奏崿但蚁u跫也靨麡O富,每字都是精選而用,精琢而成,畿可乳真。后來,王氏后人又陸續(xù)廣集精選了部分流散名家石刻,增于祠內,如北魏石刻、隋代石刻,以及清成親王所書《赤壁賦》、林則徐所書《桃花源記》,還有王漁洋所書《手鏡》、《絕句》等,使祠內石刻更加豐富。王漁洋紀念館,現(xiàn)存石刻二百四十余塊,它是體現(xiàn)明代中晚期集,書法以及鐫刻水平的代表,是不可多得的石刻美術珍品。為了弘揚書法美術,開發(fā)漁洋文化,劉涼濤同志在羅哲文先生的指導下,主編了這本線裝本《歷代名家書畫石刻》,也實現(xiàn)了桓臺同志多年的心愿。這本書的出版問世,無論是從對中國書法美術寶庫的挖掘,還是從對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來說,都是有益的?!稓v代名家書畫石刻》簡介名人,拓釋並茂,印制精美,可賞可藏,即是一部很好的古代散文集錦,又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書法名作。它對于提高書法愛好者的書寫和欣賞水平,加強美術修養(yǎng)以及汲取美術霝感,無疑都會有一定的啟發(fā)和幫助。愿大家從中得到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