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商人將人才的地位看得非常重要 今日的世界是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今日的世界是一個突飛猛進的世界。貫穿在這種劃時代的大變革之中的世界經濟,也呈現出愈來愈激烈的商業(yè)競爭態(tài)勢,而這種激烈的商業(yè)競爭,實際上是企業(yè)與企業(yè)之間的人才和智慧的競爭。 香港長江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巨富之一李嘉誠說:“人才是世界上所有寶貴的資本中最寶貴、最有決定意義的資本。” 李嘉誠認為,商業(yè)領導最為重要的任務是用人,并充分發(fā)揮人才的主觀能動作用,讓他們的技術和智慧發(fā)揮出最佳功能,以便實現既定的商業(yè)目標,取得預想的成績,使企業(yè)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聰明的中國企業(yè)家很早就認識到,一個人最大的本事,不是自己有多少學問,而是會用人。越有本事的人越要用人,越要用能人。否則,就算做老板的生出三頭六臂來,又怎么能干完一個公司所有的事呢?胡雪巖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 胡雪巖作為一名成功的商人,將人才的地位看得非常重要。他重視人才的開發(fā)與培養(yǎng),這首先起源于他對人才獨特的要求。商場如戰(zhàn)場,一個再優(yōu)秀的將領,身邊如果沒有精兵強將,也敵不過敵人。同樣,優(yōu)秀的創(chuàng)業(yè)者手下也必須要有優(yōu)秀的人才,才能促進企業(yè)的生產經營。不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是很難得到的,相反,往往是那些在某一方面有著顯著缺點的人,在其他方面反而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這就要求創(chuàng)業(yè)者能夠看人之長,不計人短,獲得特殊的人才,辦成特殊的事業(yè)。 胡雪巖知道人手重要,是在他再逢王有齡,有機會開阜康、匯協(xié)餉的時候。那時王有齡每事總讓他去出個主意,而他又有私人自立門戶去干的意思,“錢是有了,但要事情辦得順利,還得有人。如果是光開家錢莊,自己下手,一天到晚釘在店里,一時找不著好幫手也不礙。而現在的情形,自己在各方面調度,不能為日常的店面生意絆住身子,這就一定要找個能干而靠得住的人做幫手?!?待胡雪巖的生意開始做大的時候,連朋友們也替他著急,一位朋友曾這樣勸他:“有句話我早想跟你說了,依你現在的局面,著實要好好用幾個人。牡丹雖好,綠葉扶持,光靠你一個人,就是三頭六臂,到底也有分不開身的時候。還得從長遠做起:我說句很老實的活,你少讀書,不知道怎么把場面拉開來,有錢沒有用,要有人。自己不懂不要緊,只要敬重懂的人,用的人沒本事不妨,只要肯用人的名聲傳出去,自會有本事好的人,投到門下。 ” 胡雪巖異常聰明,一點就透。他自己也情知人手不夠的苦惱,生意的茬線一條一條接上,應付這些生意的人卻沒有,好比有飯吃不下,實在是可惜。 生意逼著胡雪巖去用人:越是本事大的人,越要人照應。皇帝要太監(jiān),老爺要跟班兒,老板一定要伙計。 依胡雪巖的心思,自己是眼光看到天下、要做天下生意的人,將來的市面,要撐得其大無比,沒有人照應,赤手空拳,天大的本事也無用。 用人到了順手時,胡雪巖對用人恍然大有領悟,原來一個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能用人,用人又先要識人,眼光、手腕兩家俱到,才智之士,樂于為己所用,此人的成就便不得了了。 除了直接投奔胡雪巖,在其門下行走的檔手、伙計,胡雪巖還很注重利用各種特點的社會朋友。比如尤五,地方漕幫頭目,和此人關系好了,生意上的來往多受關照,一路暢通無阻;又如古應春,匯豐銀行在華的高級協(xié)理,通過他,可以和洋人順利接洽借洋款、購軍火的生意;再把三人各自的優(yōu)勢拿出來,就可做出一番簇新好看的市面來。 胡雪巖把朋友關系看得很重要:“一個人的力量到底有限,就算三頭六臂,又辦得了多少事?要成大事,全靠和衷共濟,說起來我一無所有,有的只是朋友,要拿朋友的事當自己的事,朋友才會拿你的事當自己的事。沒有朋友,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還是沒有辦法。朋友之間和衷共濟,優(yōu)勢互補,我做不到的事,朋友可以做到。用人就好比借梯,借別人之長為梯,幫助實現自己向上攀登的目的?!?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