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疏,明代文獻也稱密奏、密疏言事、密封言事、密揭、實封、封事等,是臣民上呈給皇帝的一種特殊上行文書。與其它的上行官文書特別是題、奏本相比,它有傳遞與上呈方式特殊、直達御前開拆、皇帝親批而不需內閣票擬、不假他人之手而高度保密,亦不經六科發(fā)抄等特點。朝臣用密疏言事不是明代獨有的,而是古已有之,自有文獻記載的漢代以后,密疏言事在歷朝均有各自的發(fā)展特點。隨著明代君主專制的加強,從明初始,不同時期對密疏的書寫格式、密疏的傳遞方式與進呈渠道、密疏的處理程式、密疏言事者的資格、密疏的保密措施等方面都給予了不同程度地規(guī)定,從而使明代的密疏言事經歷了一個初步制度化的過程。密疏是君主專制的產物,反過來,它又有助于君主專制的加強。明代密疏言事的每一步發(fā)展,都是和明代的政治,特別是君主專制政治的發(fā)展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