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美學美學導論

美學導論

美學導論

定 價:¥20.20

作 者: (美)達布尼·湯森德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美學

ISBN: 9787040179132 出版時間: 2005-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美學導論》開宗明義,首先界定了美學的基本問題與語言的用途,隨之探討了藝術家、藝術品與觀眾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睹缹W導論》彰顯了分析美學的諸多特點,對美學賓詞與價值術語、藝術形式與審美對象、靈感學說與原創(chuàng)準則、接受美學與神話詩學、制度理論與后制度理論等話題,均作了頗為獨到的分析和闡釋。貫穿《美學導論》的三種重要美學理論競相引起哲學界的廣泛關注,它們分別為參與論美學、審美體驗論和經驗理論。《美學導論》作者在論說析理之際,不斷追問,深入反思,試圖說明我們能否理解美學理論,我們在多大程度上能夠理解美學理論,我們在理解美學理論的過程中到底會選擇什么樣的方式。為了加深讀者的知解能力,《美學導論》除了列出特意推薦的參考讀物之外,還包括例文附錄與術語匯編兩個部分?!睹缹W導論》適合于大學本科生、研究生、美學專業(yè)研究人員以及相關專業(yè)學者使用。

作者簡介

  達布尼·湯森德(Dabney Townsend),哲學教授,得克薩斯大學哲學與人文學系主任,美學著述甚豐,主要研究18世紀的美學發(fā)展歷史,主要著作有《審美對象與藝術作品》(Aesthetic Objets and Works of Art 1989);《美學導論》(An Introduction of Aesthetics,1997);主要編著為《西方美學經典選讀》(Aesthetics:Class Readings in the Western Tradition,1996)。譯者簡介:王柯平(1955~),陜西長安人,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特聘教授,牛津大學圣安妮學院訪問研究員(2000年)?,F(xiàn)為中華美學學會常務理事,中華美學學會外國美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主要論著有《理想國的詩學研究》、《走向跨文化美學》、《思辨的想象》(合作)、《中西審美文化隨筆》、《老子思想新釋》(英文)、《中國人的生存智慧》(英文)以及《旅游審美活動論》等。主編全國高校旅游專業(yè)教材《旅游美學新編》。主要譯著有《美學理論》、《藝術哲學新論》、《藝術的真諦》、《趣味批判》、《藝術教育:批評的必要性》以及《老子道德經》(英譯)等。另應國外學者之邀,參與撰寫英文著作《中國當代哲學》、《重新發(fā)現(xiàn)幸福》、《神話與邏各斯》、《多元文化與哲學》以及《比較美學論集》等。

圖書目錄

鳴謝
緒論
第一章 論藝術與美學的語言
1.開篇
1.1 美
1.2 趣味
1.3 審美感受
1.4 小結
2.美學賓詞
2.1 美學描述與隱喻
2.2 美學語言的用途
2.3 小結
3.批評與價值術語
3.1 判斷與審美價值
3.2 情感價值
3.3 小結
4.界說問題
4.1 美學界說的運用與濫用
4.2 本質主義、反本質主義及美學界說
4.3 小結
5.參考文獻與推薦讀物
第二章 審美分析及其對象
1.形式分析
1.1 形式與內容
1.2 藝術的形式與內容
1.3 形式的比較
1.4 小結
2.審美對象
2.1 何為“對象”?
2.2 審美對象
2.3 摹仿
2.4 表現(xiàn)
2.5 想象
2.6 小結
3.參考文獻與推薦讀物
第三章 藝術家與藝術品
1.藝術家的意向
1.1 確定意向
1.2 傳達:了解藝術家意欲何為
1.3 意向與解釋
1.4 小結
2.靈感
2.1 技巧
2.2 從工藝到藝術
2.3 靈感的局限
2.4 小結
3.創(chuàng)造性與原創(chuàng)性
3.1 創(chuàng)造性
3.2 感知與語言
3.3 創(chuàng)造性的心智與原創(chuàng)性
3.4 小結
4 .斷開藝術家與藝術之間的關聯(lián)
4.1 偽作與贗品
4.2 原創(chuàng)性為何重要?
4.3 作為審美準則的原創(chuàng)性與創(chuàng)造性所遇到的現(xiàn)代挑戰(zhàn)
4.4 小結
5.參考文獻與推薦讀物
第四章 觀眾與藝術品
1.觀眾的態(tài)度
1.1 意向性
1.2 參與論美學
1.3 審美的自主性
1.4 審美體驗
1.5 小結
2.批評家與批評
2.1 批評家何許人也?批評家何為?
2.2 批評家知道什么?
2.3 解釋學
2.4 小結
3.慣例論與觀眾的作用
3.1 藝術界
3.2 藝術的慣例論
3.3 小結
4.參考文獻與推薦讀物
第五章 藝術家與觀眾
1.接受美學
1.1 傳達
1.2 可接受性的條件
1.3 藝術的非人化
1.4 小結
2.神話詩學:神話與儀式
2.1 神話與儀式
2.2 心理學說及其解構作用
2.3 神話詩學的限度
2.4 小結
3.慣例論與后慣例論美學
3.1 歷史的藝術世界
3.2 理論的作用
3.3 后慣例論美學
3.4 小結
4.尚無結論的結論
5.參考文獻與推薦讀物
附錄
術語匯編
索引
譯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