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重要疫病防治第1章霍亂防治
第2章 細菌性痢疾防治
第3章 傷寒與副傷寒防治
一、傷寒
二、副傷寒
第4章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57∶H7感染防治
第5章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防治
第6章 肺結核病防治
第7章 流行性感冒防治
第8章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
第9章 甲型病毒性肝炎防治
第10章 戊型病毒性肝炎防治
第11章 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
第12章 流行性乙型腦炎防治
第13章 登革熱防治
第14章 流行性出血熱防治
第15章 恙蟲病防治
第16章 鉤端螺旋體病防治
第17章 瘧疾防治
第18章 血吸蟲病防治
第19章 食物中毒防治
第20章 中暑防治
第21章 皮膚病防治
一、濕疹
二、股癬
三、體癬
四、海水浴皮疹
五、夏季皮炎
六、浸漬足
七、水母皮炎
八、疥瘡
附錄A 部分生物戰(zhàn)劑特性
附錄B 幾種生物戰(zhàn)劑感染疾病的藥物預防
附錄C 主要疫苗預防及接種方法
附錄D 各種物品常用消毒方法
附錄E 生物戰(zhàn)劑洗消常用消毒劑
附錄F 傳染病的潛伏期、隔離期與觀察期
下篇 重要醫(yī)學動物防治第22章蚊類
第23章 蠅類
第24章 白蛉
第25章 蠓類
第26章 虻類
第27章 蚋類
第28章 蚤類
第29章 虱類
第30章 臭蟲
第31章 蟑螂
第32章 蜱類
第33章 革螨
第34章 恙螨
第35章 其他害蟲
一、毒毛蟲
二、蝎子
三、蜈蚣
四、螞蟻
五、蜂類
六、螞蟥
第36章 鼠類
第37章 毒蛇
附錄G 常用衛(wèi)生殺蟲劑理化性質及作用特點
附錄H 主要醫(yī)學昆蟲的化學防治方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