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用中草藥中,植物類藥物占大多數(shù),使用也較普遍。為了便于基層醫(yī)藥人員、藥農及廣大群眾識別、采集和應用中草藥,編者參考了十余種書籍,篩選出370多種常用中草藥,編寫成這部圖文并茂的《袖珍中草藥彩色圖譜》?!缎湔渲胁菟幉噬珗D譜》同時以中藥的臨床功用為重點,較多地介紹了古今用藥經驗及實用單方、驗方,目的是為中醫(yī)臨床和農村基層提供較實和的用藥參考書。一、《袖珍中草藥彩色圖譜》藥物以功用分為16大類,有些大類適當分成幾個小類,分類及排序以臨床實用為準。二、《袖珍中草藥彩色圖譜》有300種中草藥配彩色原植物形態(tài)圖(為節(jié)省篇幅,動物藥、礦物藥及少數(shù)植物藥未配圖)。植物圖突出藥用部分,圖下附植物名及拉丁學名。對多種植物來源的中草藥,限于篇幅,僅配一種植物的彩圖,文字部分與之對應;同一種植物不同部分分別入藥,或因炮制不同而功用有異者,以一圖標出不同藥用部分,讀者可前后互參。三、文字部分以功用、選方為主,具體設藥名、來源、原植物、采制、性味功用、用量用法、選方等幾項內容。1、 藥名:常用中藥名,原則上取通用藥材名2、 來源:指原植(動)物的科名、植(動)物名(未配圖者附拉丁學名,已配釁的省略)和藥用部位。礦物藥則注明類、族、礦石名或巖石名以及主要成分。3、 原植物:配合彩圖扼要描述形態(tài)、鑒別特征,尤其是藥用部分的特征,并指明生長特性和分布地區(qū),以利識別、采集。4、 采制:指明采收時節(jié),簡介采收、炮制方法以及炮制品種。5、 性味功用:包括藥物必味、毒性、功效和應用,為了方便掌握應用,《袖珍中草藥彩色圖譜》以藥物功效為綱,對應分述各功效范圍內的主要適應病證及同一病證的不同證型,適當介紹現(xiàn)代研究新進展和臨床新用途。傳統(tǒng)功用以中醫(yī)術語表達,現(xiàn)代應用以西醫(yī)術語表述。6、 用量用法:煎服用量指干燥藥物成人一日常用量,鮮品加倍。外用藥無特殊要求者只寫適量。有不同炮制品的寫明不同炮制品的性味功用。同時寫明病證、妊娠或配伍等用藥禁忌,以及用藥后可能出現(xiàn)的毒性或副作用。7、 選方、:簡要介紹藥物在不同病證或不同證型中的具體應用和不同配伍,同時也介紹了一些簡便方和現(xiàn)代新用途。選方中突出主藥的功效和應用(限于篇幅,未指明處方名),臨床應用時可隨證加減應用。四、書末附錄有三個部分?!俺R姴“Y選藥”以西醫(yī)病名為主,綜合古今用藥經驗和現(xiàn)代研究成果,以供臨床配方選用藥物?!俺R姴“Y選方”參考有關書籍,選輯了常見病癥的簡便驗方,供讀者選用。“藥名索引”以藥名的筆畫順序排列,附藥在目錄中未出現(xiàn),可據(jù)此索引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