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三篇十章:第一、二章中可了解到當前口服與結腸靶向技術(使用pH及酶敏感型包衣材料和新型聚合物系統(tǒng))的最新進展。第三章討論了藥物代謝動力學、如何確定肺臟遞釋的有效性以及脂質體遞送系統(tǒng)適合哪些藥物的遞送等。第四章指出載體可經其他分布途徑,特別是經淋巴循環(huán)而調控藥物的系統(tǒng)分布,這為脂類載增添了全新的應用空間,并為最終實現各種器官靶向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第五章列舉了一些性能良好的透皮遞送系統(tǒng)所必備的參數。第六章詳盡介紹了軟藥設計的情況。第七章介于化學與生物藥物靶向設計之間的過渡階段。闡述了如何通過取代多個配基后(如從碳水化合物到肽類),可使白蛋白成為一種通用的靶向工具,將藥物選擇性地遞送到不同的肝細胞群中,從肝細胞→枯否氏細胞→肝星狀細胞,這一點很有意義,因為一些微粒載體除了能靶向到巨噬細胞外,還無法靶向到其他肝細胞群。第八、九章已成功設計出與病毒類似的脂質體遞送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具有病毒載體的許多優(yōu)點——即細胞表面識別以及與靶細胞(或胞內組分,如內涵體)融合,而不具有病毒系統(tǒng)誘發(fā)的有害的免疫反應。第十章舉例闡明了如何將病毒遞送系統(tǒng)靶向到癌變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