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吊比干墓文》刻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四九四年)十一月。清王昶《金石萃編》載:[碑高七尺七寸,廣四尺一寸,二十八行,行四十六字,正書。]原碑毀于北宋,元祐五年(公元一O九O年)又依照原碑拓本重新立石摹刻,碑現存河南汲縣。此碑文為北魏孝文皇帝親自撰寫,他以悼念殷代大臣比干的忠貞,而抒發(fā)自己的感慨。此碑無書丹人姓名,清朝中葉傳為北魏著名書家崔浩所書。但崔浩的生卒年代,與立碑時間不符。崔浩(?—四五O年),字伯淵,一作伯源,崔宏之子。官至司徒總百揆,工書。崔浩書跡對當時的書風產生過一定的影響,后世多寶其跡,以作楷模。故推測此碑的書丹人與崔浩有直接或間接親友關系。《北魏吊比干墓文》字形端莊典雅,氣勢剛健質樸,用筆橫平豎直,落筆、收筆頓挫分明,結體取縱勢,方形圓筆,是具有濃厚隸意的魏碑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