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馬/列/毛/鄧經典理論19-20世紀之交俄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史論

19-20世紀之交俄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史論

19-20世紀之交俄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史論

定 價:¥25.00

作 者: 邱運華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京華學術文庫
標 簽: 馬克思主義 文學思想史 研究 俄羅斯 近代

ISBN: 9787301105900 出版時間: 2006-03-01 包裝: 膠版紙
開本: 小16開 頁數: 327 字數:  

內容簡介

  19-20世紀之交的俄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對于中國文學理論界來說,是一個非常熟悉卻又陌生的話題。說對它十分“熟悉”,是因為整個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界所接受的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還包括另一整個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實際上是經過俄國馬克思主義者履行過的理論和思想,而這套話語體系對于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的影響是深刻而巨大的。從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至改革開放以業(yè)使用率很高的一個術語:“對話”,都有俄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的印記。然而它又是陌生的,因為整個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界的專家學者們并沒有寫出一部獨立而系統的專著來研究19-20世紀之交的俄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而是僅僅滿足于翻譯和介紹蘇聯學者們的研究成果:這也許是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金把作者申報的這個項目列入資助的原因。作者的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19-20世紀之交俄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的話語建構這個敏感的問題上。作者認為俄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是具有自身理論邏輯和現實關懷的話語系統,它是在與不同時期的俄國現實的交往中存在著的,而在它的內部,又擁有各種不同的學派彼此競爭的對話。

作者簡介

暫缺《19-20世紀之交俄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史論》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自 序
緒論
一 研究的學術背景
二 基本術語的界定
三 在話語研究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
四 另類馬克思主義者的文學思想話語成分
第一章 俄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的基本特點
一 現實優(yōu)先的原則:俄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的現實語境
二 文化解讀:俄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的民族文化語境
三 學派與學派間對話性的存在
四 實踐性品格:面對文學現實新問題的回答
第二章 普列漢諾夫:詩學的“獲生的跳躍”
一 民粹派文學批評:啟蒙話語中詩學的意識形態(tài)性
二 別林斯基:詩學的現實關懷-
三 詩學的政論批評與意識形態(tài)之維度的建立
四 不自覺的“藝術文化學”研究
第三章 列寧:建構文學反映論的意識形態(tài)視野
一 列寧的文學反映論思想的理論起點
二 作為列寧文學反映論之哲學基礎的認識論特征
三 文學反映論的提出:一個指向現實使命的命題
四 黨性原則--列寧文學反映論的最高體現
五 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陣營內部的不同學派的對話
第四章 托洛茨基:詩學,在革命的名義下
一 托洛茨基的文學活動和他的文學思想系統中的基本問題
二 “革命的詩學話語”
三 詩學的社會學批評和階級分析
四 “無產階級文學”和“無產階級文化”作為一個理論問題
第五章 盧那察爾斯基:俄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的自我意識
一 俄國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自我意識和體系化
二 盧那察爾斯基文藝批評的社會歷史維度和美學維度
三 盧那察爾斯基文藝批評的文體特征
第六章 布哈林:建構體系的欲望
一 文化中介與形式的內涵:歷史唯物主義視界下的文藝問題
二 “無產階級文化”作為一個問題
三 布哈林與葛蘭西:現實影響與批評
第七章 巴赫金:俄國馬克思主義文學思想的理論整合
一 巴赫金“意識形態(tài)科學”學說與文藝學研究的視野拓展-
二 巴赫金的社會學詩學
三 巴赫金的“形式學說”及其意義
結束語
主要參考書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