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根據(jù)工業(yè)儀表及電氣類專業(yè)以電為主,并應具備一定儀表及電氣機械設計能力的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按照儀器儀表機械不同于通用機械的特點而編寫,主要講述常用儀器儀表機構和零部件的功能、原理、結構及其分析、計算和設計的基本方法。本書分3篇。第1篇儀表基礎知識,主要介紹儀表機械設計的基本知識,包括儀表機構設計基礎、儀表零件材料基礎、儀表零件結構設計基礎;第2篇儀表常用傳動機構,主要內容包括平面連桿機構、凸輪與間歇運動機構、齒輪機構、螺旋傳動機構、摩擦傳動及撓性傳動機構;第3篇儀表常用零部件,主要介紹彈性元件,支承及導軌,聯(lián)接,軸、聯(lián)軸器及離合器,顯示裝置。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機電類測控專業(yè)及電氣類相近專業(yè)的教材,亦可供工程技術人員作為自學參考用書。目錄緒論第1篇儀表基礎知識第1章儀表概述11儀表的類型111計量儀表112非計量儀表12儀表的主要性能指標121適應條件及測量范圍122精度指標123穩(wěn)定性第2章儀表機構設計基礎21基本概念211有關機構的概念212運動副及其分類22機構運動簡圖221繪制機構運動簡圖的原則222繪制機構運動簡圖的方法和步驟223機構運動簡圖舉例23平面機構的自由度計算及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231平面機構的自由度232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233計算平面機構自由度的注意事項習題第3章儀表零件材料基礎31儀器制造中的常用材料311金屬材料312非金屬材料32金屬材料的熱處理與表面精飾321鋼的熱處理概念及常用熱處理方法322金屬零件的表面精飾33零件選材原則331儀器與零件的工作條件和使用要求332零件的加工工藝333生產的經濟性第4章儀表零件結構設計基礎41儀表的使用對設計的要求42儀表機械設計中的誤差和精度要求421零件與機構的誤差422誤差分類與機構精度的含義423提高精度的基本途徑43儀表結構設計的一般要求431儀器使用要求對結構的影響432儀器生產要求對結構的影響44確定儀表尺寸的基礎441根據(jù)外廓確定儀表尺寸442根據(jù)使用要求確定儀表尺寸443根據(jù)儀表生產要求確定尺寸45儀器中公差與配合、表面粗糙度等級的選擇基礎451零件加工精度等級的選擇452零件極限與配合的選擇453幾何形狀與位置公差454表面粗糙度習題第2篇儀表常用傳動機構第5章平面連桿機構51連桿機構的組成、特點與類型511連桿機構的組成及特點512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及其應用52連桿機構的基本特性521鉸鏈四桿機構具有曲柄的條件522連桿機構的基本特性53連桿機構的演化531鉸鏈四桿機構的演化方式532常用演化機構533連桿機構的簡化形式54連桿機構的設計541圖解法設計平面四桿機構542解析法設計平面四桿機構55連桿機構的調節(jié)裝置習題第6章凸輪與間歇運動機構61凸輪機構的組成、特點與類型611凸輪機構的組成612凸輪機構的特點613凸輪機構的類型62凸輪機構從動件常用規(guī)律621凸輪機構的主要參數(shù)和從動件的運動線圖622幾種常用的凸輪從動件的運動規(guī)律63凸輪機構設計631作圖法繪制盤形凸輪輪廓632解析法設計平面盤形凸輪輪廓633凸輪機構基本尺寸的確定64儀表常用間歇運動機構641棘輪機構642槽輪機構643凸輪間歇運動機構644不完全齒輪機構645間歇運動機構的應用習題第7章齒輪機構71齒輪機構的特點和類型711齒輪機構的特點712齒輪機構的分類72齒廓嚙合基本定律及漸開線的性質721齒廓嚙合基本定律722漸開線的形成及性質723漸開線齒廓滿足齒廓嚙合基本定律73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的參數(shù)及其計算731直齒圓柱齒輪各部分的名稱及代號732直齒圓柱齒輪的基本參數(shù)733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幾何尺寸計算74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性質741漸開線齒輪正確嚙合的條件742漸開線齒輪連續(xù)傳動的條件75漸開線齒輪加工原理及根切現(xiàn)象751漸開線齒輪加工原理752根切現(xiàn)象及最少齒數(shù)76齒輪的失效形式及常用材料761失效形式762常用材料77齒輪的空回及其消除方法771齒輪傳動空回的概念772齒輪傳動空回誤差773消除或減小空回的結構和方法78斜齒圓柱齒輪傳動781斜齒圓柱齒輪齒廓曲面的形成原理與嚙合特點782斜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基本參數(shù)和幾何尺寸計算79螺旋齒輪傳動791螺旋齒輪傳動的幾何參數(shù)792螺旋齒輪傳動的正確嚙合條件793傳動比及從動輪的回轉方向794螺旋齒輪傳動特點710直齒圓錐齒輪傳動7101直齒圓錐齒輪齒廓的形成7102背錐與當量齒數(shù)7103直齒圓錐齒輪的嚙合傳動711蝸桿傳動7111蝸桿傳動的組成和特點7112蝸桿傳動的幾何尺寸7113蝸桿傳動的運動學參數(shù)712擺線齒輪傳動7121擺線齒廓的形成7122擺線齒輪的傳動比7123擺線齒輪傳動的重合度7124滾圓直徑的選擇7125擺線齒輪傳動的主要優(yōu)缺點713齒輪傳動受力分析7131直齒圓柱齒輪受力分析7132斜齒圓柱齒輪受力分析714齒輪傳動的設計7141齒輪傳動形式的選擇7142齒輪傳動各級傳動比的選擇和分配7143齒數(shù)、模數(shù)的確定7144齒輪傳動的結構設計715輪系的類型及特點7151輪系的類型7152輪系的應用716輪系的傳動比計算7161定軸輪系傳動比的計算7162周轉輪系傳動比的計算7163混合輪系及其傳動比717諧波齒輪傳動簡介習題第8章螺旋傳動機構81螺旋傳動機構的組成、類型及特點811螺旋傳動機構的組成812螺旋傳動機構的類型813螺旋傳動機構的特點82螺紋的形成、類型及參數(shù)821螺紋的形成822螺紋的類型823螺紋的主要參數(shù)83螺旋機構的受力分析及效率831矩形螺紋的受力分析及效率832梯形和三角形螺紋的受力分析及效率84影響傳動精度的因素及提高傳動精度的措施841螺旋傳動的精度842提高螺旋傳動精度的方法843螺旋傳動空回的消除措施85滾珠螺旋機構簡介851滾珠螺旋傳動的特點852滾珠螺旋傳動的結構形式與分類853滾珠螺旋的代號和標記方法854滾珠螺旋的精度855滾珠螺旋的材料習題第9章摩擦傳動及撓性傳動機構91摩擦傳動及撓性傳動機構的組成、特點與類型911摩擦輪傳動912帶傳動913鏈傳動92摩擦輪傳動的設計921摩擦輪的材料922摩擦輪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計算準則923摩擦輪壓緊力的計算924表面磨損條件性計算925定傳動比摩擦輪傳動的設計926變傳動比摩擦輪傳動簡介93v帶傳動的設計931普通v帶傳動的主要參數(shù)及幾何關系932普通v帶傳動的受力分析933帶的應力分析934普通v帶傳動的設計935v帶輪的設計936v帶傳動的張緊94齒形帶傳動的設計941齒形帶傳動的結構、特點和應用942齒形帶的基本尺寸943齒形帶傳動的設計計算944帶輪的材料、結構和尺寸95鏈傳動的設計951鏈傳動的受力分析952鏈傳動的失效形式953鏈傳動的設計計算954鏈傳動的布置及潤滑習題第3篇儀表常用零部件第10章彈性元件101概述1011彈性元件的分類1012彈性元件的基本特性1013彈性元件的彈性缺陷1014溫度對彈性元件工作的影響1015彈性元件儲存的能量102彈性元件的材料1021彈性材料1022選材原則103片彈簧1031片彈簧的應用和結構1032片彈簧的計算104彈性環(huán)1041結構和應用1042彈性環(huán)計算105平卷彈簧1051平卷彈簧的特性分析1052游絲1053發(fā)條106螺旋彈簧1061概述1062螺旋彈簧的特性1063螺旋彈簧的應力1064螺旋彈簧的設計107熱雙金屬彈簧1071概述1072熱雙金屬彈簧的制造工藝1073熱雙金屬彈簧的計算108減振器1081減振原理1082減振器的類型及選用習題第11章支承及導軌111圓柱支承1111結構、特點和材料1112摩擦力矩計算1113軸頸強度計算112軸尖支承和球支承1121軸尖支承1122球支承113圓錐支承及頂針支承1131圓錐支承1132頂針支承114滾動摩擦支承1141標準滾動軸承的構造、類型及特點1142滾動軸承的代號1143滾動軸承類型的選擇1144滾動軸承的失效形式和計算準則1145滾動軸承的壽命計算1146滾動軸承常見的固定形式115其他類型的支承1151電磁支承1152流體摩擦支承1153彈性支承1154刀支承116減少支承摩擦的方法117導軌1171滑動導軌的結構1172滾動導軌的結構1173靜壓導軌的結構習題第12章聯(lián)接121概述1211聯(lián)接的類型1212對零件聯(lián)接結構設計的基本要求122不可拆卸聯(lián)接1221焊接1222釬焊1223膠接1224壓合1225鉚接123可拆卸聯(lián)接1231螺釘聯(lián)接和螺紋聯(lián)接1232鍵聯(lián)接1233銷聯(lián)接習題第13章軸、聯(lián)軸器及離合器131軸1311軸的類型、結構1312軸的材料132軸的結構設計1321軸的外形設計1322軸的設計計算133聯(lián)軸器1331固定式聯(lián)軸器1332剛性可移式聯(lián)軸器1333彈性可移式聯(lián)軸器1334單向聯(lián)軸器1335安全聯(lián)軸器134離合器1341牙嵌式離合器1342摩擦式離合器習題第14章顯示裝置141概述142標尺指針顯示裝置1421標尺1422指針1423標尺參數(shù)的選定1424標尺特性及線性化方法1425標尺指針的顯示誤差及減少誤差的方法143記錄裝置1431記錄方式1432記錄方法1433走紙機構144數(shù)字顯示裝置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