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應用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領域,計算機在人們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正在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計算機技術帶動的高新技術正在不斷地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社會對勞動者的素質和知識構成提出了新的要求,操作使用計算機已經成為社會各行各業(yè)勞動者必備的基本技能。計算機應用的普及加快了社會信息化的進程。加強學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在全社會普及計算機知識和技能,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為此,教育部于2000年8月頒發(fā)了新的《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大綱》,以加強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新大綱明確提出計算機應用基礎是中等職業(yè)學校(三、四年制)各類專業(yè)(除信息技術類專業(yè))學生必修的文化基礎課程。根據中等職業(yè)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本課程的教學任務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應用計算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培養(yǎng)團結合作精神,達到培養(yǎng)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的基本要求。同時,為學生利用計算機學習其他課程打下基礎,使他們具有運用計算機進一步學習相關專業(yè)知識的初步能力;樹立科學態(tài)度及知識產權意識,自覺依法進行信息技術活動。本書是“計算機應用基礎(提高版、XP平臺)”的配套教材,自2001年出版第一版以來,對貫徹新教學大綱,推動中等職業(yè)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計算機應基礎知識不斷更新,特別是教育部“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yǎng)培訓工程”的實施,迫切需要對教材進行更新,為此,我們編寫了《計算機應用基礎(提高版,XP平臺)》,同時編寫了配套教材《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習指導(提高版、XP平臺)》。本書的主要內容包括教材各章的學習要點、習題、上機操作題和實驗,內容涵蓋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字處理軟件、電子表格軟件、電子演示文稿和計算機網絡的基本操作。各部分內容基本獨立,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