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是中國特色的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形式,它開始初顯令人耳目一新的社會政治功能,但作為一個新生事物、一項新的改革,面臨著大量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包括在對村民自治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村民自治水平的提高,處理自治組織與國家政權及其他政治組織的關系,以及建立村民自治組織的監(jiān)督機制等方面,都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研究、探索,以求規(guī)范和完善。本書就是作者以江村個案為基礎對其村民自治進行研究的成果。作者在“七訪”江村,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真實地描述了江村經濟和社會變遷之中的村民自治,在肯定農村基層民主制度的“改革”和“跨越”的同時,比較深刻地揭示了目前村民自治中的若干矛盾和問題,并以社會學理論為基本的分析框架,引入一些經濟學、政治學的相關理論,探討了制度的沖突和整合,作了理論分析,據此提出并闡述了“漸進式、多樣性、開放型、規(guī)范化”的政策方案,提出了修訂現行法律的十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