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說明/1
治史經驗談/001
序言/003
一 原則性的基本方法/007
(一)要“專精”,也要相當“博通”/007
(二)斷代研究,不要把時間限制得太短促/014
(三)集中心力與時間作“面”的研究,不要作孤立“點”的研究;建立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跟風搶進/017
(四)要看書,不要只抱個題目去翻材料/020
(五)看人人所能看得到的書,說人人所未說過的話/024
(六)其他幾點意見/026
二 幾條具體規(guī)律/029
(一)盡量少說否定話/029
(二)不要忽略反面證據/033
(三)引用史料要將上下文看清楚,不要斷章取義/038
(四)盡可能引用原始或接近原始史料,少用后期改編過的史料/040
(五)后期史料有反比早期史料為正確者,但須得另一更早期史料作證/045
(六)轉引史料必須檢查原書/047
(七)不要輕易改字/049
三 論題選擇/052
(一)具體問題與抽象問題/052
(二)問題的實用性/054
(三)大問題與小問題/057
(四)自己能力與材料情況/061
(五)檢查論著目錄/064
四 論著標準/067
五 論文體式/072
(一)常行體/073
(二)綱目體/073
(三)綱目變體/078
(四)復合體/080
六 引用材料與注釋方式/083
(一)引用材料方式/083
(二)注釋方式/087
七 論文撰寫與改訂/092
八 努力途徑與工作要訣/097
(一)立志與計劃/100
(二)工作要訣/103
九 生活、修養(yǎng)與治學之關系/113
(一)健強身體、健康心理/114
(二)一心力、惜時光/116
(三)淡名利、避權位/117
(四)堅定力、戒浮躁/120
(五)開闊胸襟/122
(六)慎戒執(zhí)著/123
治史答問/125
序言一/127
序言二/128
一 我研究歷史的興趣是怎樣引發(fā)的/129
二 我在中學大學讀書時代的課外閱讀/131
三 我對于政治制度史的興趣是怎樣引發(fā)的/136
四 我對于歷史地理的興趣是怎樣引發(fā)的/138
五 我的研究重心何以放在唐代/142
六 我對于上古史與考古學的性趣/144
七 宋史是青年可大展拳腳的園地/146
八 我對于唐詩史料的利用/149
九 我今后的撰述計劃/155
十 研究歷史不要從哲學入手/158
十一 研究中國史不必要從中文入手/160
十二 社會科學理論只是歷史研究的輔助工具,不能以運用理論為主導方法/163
十三 “無孔不入”、“有縫必彌”/167
十四 目錄學與??睂W/180
十五 年齡與撰述/184
十六 前進與落伍/187
十七 史學二陳/190
十八 通貫的斷代史家——呂思勉/198
十九 翻譯工作的重要性/204
二十 我購藏書刊的原則/209
二十一 我對于中國通史講授的幾點意見/213
附錄一 嚴耕望先生訪問記(黃寬重)/220
附錄二 《唐代交通圖考》序言/227
錢穆賓四先生與我/237
序言/239
上篇 錢穆賓四先生行誼述略/242
下篇 從師問學六十年/262
附錄一我與兩位王校長/314
附錄二我對傅斯年孟真先生的感念/322
[附錄]
中國史學界的樸實楷?!吹繃栏麑W長(余英時)/327
編后記/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