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講義的內容是:首先要向有志于治民族史的讀者傳授最基本的知識,使他們對這門古代北方民族史學科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開辟一條順利前進的通道。其次要拓寬他們的視野,使他們站得高、看得遠,了解近百年來國內外研究古代北方民族史的情況,掌握必要的參考文獻書目,便于他們在這個學科領域向上攀登。第三要傳授他們治史的方法,交給他們一把治史的鑰匙,便于他們打開史學之門,易于升堂入奧,顯示他們的才華,不因襲陳說,自我創(chuàng)新,達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境界。第四要培養(yǎng)他們具備正確運用思維的能力,明辨學術思想上的是非,并在史學界有所作為。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史內容復雜,作者把他們約略分類,大體上從狹義說,可劃分為匈奴、突厥、東胡三大系統(tǒng);如從廣義上說,還應包括活動在東北地區(qū)的肅慎系統(tǒng)和活動大西邊的西域各族。本書雖把五大系統(tǒng)的各族都提到了,但重點仍在敘述匈奴、突厥、東胡三大系統(tǒng)的各族。故“附錄”中所介紹的國外研究古代北方民族史的情況民也完全限定在匈奴、突厥、蒙古這三大民族的范圍,而且也僅能作簡略的介紹,但在介紹時,晝注意遍及歐洲、美國、日本、蒙古和中亞伊斯蘭等 各國的研究,使信息量較大一些和信息網較寬一些。這本《通史》的具體內容,試圖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科學觀點和方法,對在中國歷史舞臺上活躍了數千年的古代北方各族的經濟生活、社會結構、政權組織、文化習俗、部落興衰、政治演變,及其與他族特別是漢族的關系,作一比較全面而系統(tǒng)的敘述,以期將古代北方民族的歷史面豸描繪出一個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