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本書是作為高校本科教材編寫的,因此有必要作些說明:依實而論,在歷史的長河中,為時最久的畢竟不是無休止的拼殺與爭斗,事實上也沒有接連不斷地發(fā)生暴動、起義、革命和戰(zhàn)爭。在絕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和占時最多的年代里,歷史所展示的還是和平狀態(tài)下的社會生活面面觀。這一點,我們在著手編寫時就已意識到了。不過,近代時期無疑是社會轉型的大變革時期,轉型過程中引發(fā)的改革與革命,以及伴隨而來的激烈沖突,為數(shù)之多頗為可觀。這些顯然都是人類社會演進中的大事,很自然地也構成了本書的重要內容。我們所做的是,在反映這些內容的同時,在篇幅允許的條件下,力爭更為全面地闡述歷史的各個方面。近年來學術界的眾多同行表明見解,以為近代時期應以16世紀為起點,以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作為近代史與現(xiàn)代史分界。其基本著眼點是歐洲資本主義萌芽、資本原始積累的興起和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此外,同行以為世界史非將中國歷史排除在外的域外史,中國歷史與其他國家歷史一樣,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為世界歷史全過程的組成部分。應該說,如此立論是公允的,也得到了越來越多學者的認同。本書采以上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