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生活在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人們通過感官從外部世界獲得大量信息,從而認識了周圍世界,并發(fā)展出美的感受。人類發(fā)明和制做服裝可能有多種原因,而審美需求則肯定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在生活、工作和社會活動中,人們學會了利用色彩來裝扮自己,發(fā)揮色彩的獨特藝術魅力,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一個嶄新的“色彩世界”。服裝也從最初的“其衣致暖而無文”發(fā)展到絢麗多彩,與人類創(chuàng)造的其他色彩絢麗的事物一起,構成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色彩文化。服裝由造型、色彩和材質三要素構成,它們有實用意義,更有審美意義。其中,色彩因素最生動、醒目,也最為人敏感。人們從遠到近觀察服裝’總是先看到服裝色彩,其次是服裝造型,最后是服裝材質和工藝。因此,在服裝設計中,服裝色彩的設計具有重要意義。服裝色彩設計和其他設計一樣,是一項融美學與科學技術為一爐的創(chuàng)造行為。對服裝色彩的研究,已逐漸形成了,一門新的學科——服裝色彩學。在服裝設計中,色彩的特性及制約因素有哪些廠如何進行服裝色彩配色?何為流行色等等問題都是服裝色彩研究的內容,對這些問題的討論是饒有趣味的,也是極為復雜的。什么樣的色彩能使衣服增美?這一問題并非簡單。因為服裝色彩除了審美因素還有社會因素和功能因素等。設計者需要探討這些因素如何影響服裝色彩,又如何通過色彩將這些因素表現(xiàn)出來。我們首先要研究服裝色彩與其它藝術(如繪畫)色彩相區(qū)別的特點,即服裝色彩的特性。若要使服裝色彩設計達到某種預期目的,使服裝色彩產生優(yōu)美的視覺感受,就必須研究和掌握這些特性。這些特性為服裝色彩體系的形成建立了基點,是服裝色彩設計的本源,在服裝色彩研究中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