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文學概論》民間文藝學是專門研究民間文學的一種人文學科。作為一門學科,民間文藝學以民間文學為研究對象,系統地研究和探討它的各種現象和各類問題,揭示其規(guī)律性,從理論上加以闡釋與概括。在中國,“民間文藝學”這一名稱,最早是在20世紀30年代由鐘敬文作為一種學科名稱而提出來的。漢語的“民間文藝”這個詞在廣義上說,它的范圍似乎應該包括口頭的民間文學以及民間舞蹈、民間音樂、民間繪畫等所有的民間藝術。但是,作為專業(yè)的學術用語,從它被提出來就已經用來指稱由口頭語言創(chuàng)作,并且由口耳相傳的民間文學了,而且由于這種民間文學的一些類別又常常由音樂、舞蹈相伴隨,因此民間文藝學在學術界便成為了通用的學術用語,專門用以指稱民間文學的研究。作為民間文藝學研究對象的民間文學是一種文學,因為它是一種語言的藝術創(chuàng)作,它用語言構筑形象、編織情節(jié),通過語言的藝術感染力反映人們的生活、心理、情緒、感情等等。民間文學的范圍包括神話、民間傳說、民間故事、歌謠、史詩、民間敘事詩、民間諺語、民間謎語、民間戲劇等等。然而,民間文學又是一種特殊的文學。它以口頭語言為媒介,進行創(chuàng)作和傳承;它是一種口述的文學、耳聽的文學;它同廣大民眾的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往往是廣大民眾現實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學,不同于作家的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