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1961)是20世紀美國自學成才的文學大師之一。他的嫡親叔父威羅畢百年前就曾來我國山西省傳教行醫(yī),并且創(chuàng)辦了學府銘賢書院,為我國造就了不少人才。海明威于1917年中學畢業(yè)后當過見習記者。1918年6月到意大利東北部意奧戰(zhàn)場,參加“美國紅十字會野戰(zhàn)救護隊”第四分隊,當救護車司機。7月8日晚在前線受傷,身中“兩百片碎彈片”。7—10月在醫(yī)院治療期間,愛上了一位比他大7歲的美國護士艾格尼絲·哈那·馮·庫羅斯基。他向艾格尼絲求愛,遭到拒絕,深感痛苦。1919年1月回國。他求教一些知名作家,刻苦學習寫作。1920年開始為報刊寫稿,同時創(chuàng)作短篇小說和詩歌。1923年出版第一部詩文集。1927至1928年底。他以在意大利半年左右的戰(zhàn)地生活為素材,創(chuàng)作了20世紀世界文學名著之———他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永別了武器》(AFarewelltoArms,1929,舊譯《戰(zhàn)地春夢》)。這部25萬多字的長篇小說的情節(jié)并不復雜。美國青年亨利自愿到意奧戰(zhàn)場前線當一名救護車司機,參加對德奧作戰(zhàn)時,結識并愛上了一個美麗的英國護士凱瑟琳·巴克利小姐。亨利負傷在醫(yī)院治療期間,受到凱瑟琳的精心護理;她獻出了一切,使亨利在病床上得到了“幸福”。亨利康復后回到前線時,正是意軍兵敗如山倒,前線后方都混亂不堪之際。意大利憲兵像笨蛋,又像惡魔,認友為敵,草菅人命,要把亨利當成敵方“奸細”而“就地正法”!在生死關頭,亨利投河逃命。在激流中,他九死一生。最后,他逃回到凱瑟琳身邊。為了躲避警察的追捕,他和凱瑟琳在深夜冒著風雨,從水路逃亡到瑞士,過了幾個月的幸福生活。他們的幸福像天上的流星,似地上的曇花,太短暫了;凱瑟琳母子雙雙死于難產之中。亨利悲痛欲絕,心如死灰。本書的主題是:不義的戰(zhàn)爭毀滅了人間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物。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空前的浩劫,歷時4年3個月,31個國家參戰(zhàn),15億人口卷入戰(zhàn)火;共動員了6500萬官兵,其中約有850萬人陣亡,2200萬人傷殘,另外平民死亡有1260多萬人,據估計,經濟損失高達3380多億美元。全世界進步作家和人民都口誅筆伐這場對雙方都毫無正義可言的帝國主義戰(zhàn)爭?!队绖e了武器》以生動、鮮明的形象,簡潔、精煉的語言,真實地再現了當時廣大官兵的厭戰(zhàn)情緒,成為當時反戰(zhàn)潮流的代表作之一。此書出版后,好評如潮,當時只有30歲的作者就被譽為文學大師。從1937到1938年,他曾以美國記者和作家的身份幾次到西班牙內戰(zhàn)前線采訪,協助拍攝紀錄片《西班牙大地》(1937年7月8日,他與導演等出席在白宮舉行的放映活動,影片得到羅斯福總統(tǒng)夫婦的好評)。這期間,他還創(chuàng)作了劇本《第五縱隊》和長篇小說《喪鐘為誰而鳴》(1940,舊譯《戰(zhàn)地鐘聲》),這些成為反法西斯的經典之作o1952年《老人與?!吩谟兔绹瑫r出版(1952年5月6日在《生活》雜志上首先發(fā)表,此期雜志在48小時內售出500多萬份),受到讀者熱烈歡迎,被譽為“技巧高超的杰作”。1953年,他又因此書獲美國普利策圖書獎;1954年,他又因此書獲諾貝爾文學獎。有關人士說:“《老人與?!肥恰浞??!a生了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961年7月2目7:40海明威在家飲彈自盡,此前不久,他曾應加利福尼亞州的智慧基金協會之邀談了對藝術、人生等的體會:“我開始創(chuàng)作前,一定要先把我的意念、思想理順。……我工作非常艱苦,再三重寫改正,不厭其煩?!淖聊ィ恢钡侥コ蓪毷??!顐ゴ蟮淖骷疑鷣砭哂凶吭降暮啙崳麄兪强喔烧?,辛勤的學者,又是勝任的風格家。”本書是我國學生了解歷史,學習英語,走近大師,攀登文學高峰的優(yōu)秀教材之一。譯文中的疏漏之處,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