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倫敦(JackLondonl876—1916)早年的生活多坎坷,他是一位跑江湖的星相家的私生子,生于加利福尼亞州的舊金山,在艱苦的奧克蘭海邊長大,十四歲輟學,曾經靠偷賣舊金山海灣養(yǎng)殖場的牡蠣過活;后來當過水手、流浪漢,讀過加利福尼亞大學;在1897年的克郎代克淘金熱中做過探礦員。他從克郎代克歸來時身無分文,但決心當作家,并以瘋狂的熱情投入了寫作。他根據自己的冒險經歷寫了幾個短篇故事,很快就在舊金山幾家雜志上發(fā)表了。在其短促的一生中,寫出了大量的小說和政論文章。最優(yōu)秀的作品是冒險故事《野性的呼喚》(TheCalloftheWild,1903)《海狼》(TheSeaWolf,1904)《白牙》WhiteFang,1906)、半自傳體長篇小說《馬丁·伊登》(MartinEdenl909)和他的自傳《約翰·巴勒空》(JohnBerleyeom,1913);1916年11月四十歲的杰克·倫敦自殺身亡。今天,人們一般只記得杰克·倫敦寫過關于狗的兒童冒險故事。除《野性的呼喚)和(白牙》外,他還寫過許多作品。他的作品雖然良莠不齊,但卻都生動有力。僅憑他最優(yōu)秀的一部長篇小說《馬丁·伊登》就可確定他作為一個重要的嚴肅作家的地位。就其作品的文學源流來看,他的作品是美國人歷來喜歡的浪漫冒險同自然主義相結合的產物。自然主義是弗蘭克·諾里斯和西奧多·德萊塞這些作家在二十世紀初發(fā)展起來的。像這些自然主義作家一樣,倫敦按照自己的政治信仰寫作。他還是一位熱忱的社會主義者,對工人階級的生活也很感興趣,他有意識地運用坦率、冷靜的筆調寫作;形成了一種直接描寫現實,不加任何虛飾的風格。然而,自然主義作家所寫的通常是城市生活,他們筆下的人物總是屈服于外界壓力,而倫敦卻描寫大自然的淳樸世界,歌頌堅持個人意志的人。盡管倫敦具有社會主義思想,但是德國哲學家尼采的著作對他影響頗深。他有意識地用一種原始的觀點來看待人與人之間、動物與動物之間的關系:生活是適者生存的一場殊死搏斗。這往往使得他的作品帶有殘酷和暴戾的氣息。但盡管有這些缺點,他作為一個作家的能力是不可否認的:他的描寫總是顯得生動、精確,而他對人類心理的感知可謂驚人地敏銳?!栋籽馈肥且徊縿游锩鑼懶≌f,發(fā)表于1906年。作者以寒冷的加拿大北極地區(qū)為背景,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描寫一條誕生于荒野的混血狼狗,在幾個月大時,由母狼帶著從荒野世界回歸到人類生活中來,由狼變成狗的故事。這只狗與人類(具體表現為三位不同的主人)共同生活,構成了三種不同的生活經歷,展示了其人性化的發(fā)展歷程。印第安人營地的生活使這條狗變得“乖僻和孤獨,心性兇殘沒有愛,對動物和人都充滿仇恨和敵視?!痹谟〉诎仓魅藢⑺u給白人惡漢史密斯后更加深了它憤世嫉俗的個性。受到史密斯的虐待和監(jiān)控,它成了令人致命的‘戰(zhàn)狼’,在一場血腥幾近亡命的斗犬搏殺后,新主人威頓·史考特救了它。在仁慈善良的主人的馴化下,這條狗克服了野性,變成主人忠實的寵兒,最后咬死主人的敵人,救了主人全家的性命。小說以喜劇結尾,這條狗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在這部小說中,動物具有人性,作者通過動物之間的沖突,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