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評論與研究殖民與先鋒:中國痛苦(三位女性對香港的文學解讀)

殖民與先鋒:中國痛苦(三位女性對香港的文學解讀)

殖民與先鋒:中國痛苦(三位女性對香港的文學解讀)

定 價:¥29.00

作 者: 王瑞華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文學新批評
標 簽: 評論

ISBN: 9787802301818 出版時間: 2006-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417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香港是中西文化的角斗場,它以強烈的實踐性向人們展現(xiàn)中西文明沖突中的文化是如何守成與變異的。為了民族的全面振興,重申我們的民族文化,香港不失為一面極佳的鏡子與參考坐標。本書選擇三位重要的女性作家來解讀百年以上的香港,選題有很好的原創(chuàng)性。這是文學作品與城的關系的深入挖掘;是典型的女性文學研究;是打通現(xiàn)、當代文學的一次研究;也是將華文文學和現(xiàn)代文學兩相結合的成功嘗試。對于以上這些性質的、領域的研究,都是很好的開拓。 本書選擇三位重要的女性作家來解讀百年以上的香港,題目有很好的原創(chuàng)性。這是作品(文學)與城市的關系的深入挖掘:是典型的女性文學研究:是打通現(xiàn)代文學、當代文學的一次研究;也是將華文文學和現(xiàn)代文學(畢竟張愛玲寫香港不屬于她的華文文學時期)兩相結合的成功嘗試。對于以上這些領域的研究.都是很好的開拓。從現(xiàn)在達到的成果看,對三位女作家的選擇顯示出作者相當?shù)奈膶W史眼光與功力,論文的前沿性都可由此認定。全文對作家作品的歷史分析非常犀利細致,作家的個性與共性也都把握得有分寸。對香港這個“城”的文字表現(xiàn).可說發(fā)揮、開掘得淋漓盡致?!耙泼窈笾趁裎膶W”概念的提出也是有深度的。

作者簡介

  王瑞華,山東淮坊人,2003年畢業(yè)于南京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臺港澳暨海外華人華文文學,多次參加海外華人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并在《東南學術》、《文藝報》、《名作欣賞》、《華文文學》、《中外論壇》(美)、《香港作家評論》等中外學術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十幾篇。

圖書目錄

前言
綜論一 殖民與先鋒:中國痛苦
綜論二 女性作家筆下的女性香港
香港關鍵詞
上篇 個性解讀
第一章 張愛玲:作為上海的“她者”的香港
第一節(jié) 香港生活與香港傳奇
第二節(jié) 華美而悲哀的城
第三節(jié) 《茉莉香片》:理想父親“缺失”的焦慮與困境
第四節(jié) 主要生活場景:“家”的失落與不安全社會
第二章 施叔青:殖民末日的香港
第一節(jié) 跨越中西的寫作視野
第二節(jié) 香港的歷史與命運:過客身份與過客心態(tài)
第三節(jié) 香港的殖民統(tǒng)治:“維多利亞俱樂部”
第四節(jié) 香港形象:美麗的移民妓女
第五節(jié) 瘟疫的隱喻:殖民是一種病,人類難以根除的痼疾
第三章 西西:普通市民的香港
第一節(jié) 建立在本土經驗與視野之上
第二節(jié) “肥土鎮(zhèn)”:香港的文字城市
第三節(jié) 《我城》:當代香港的一幅清明上河圖
第四節(jié) 《浮城志異》:“超現(xiàn)實”的香港
第五節(jié) 都市焦慮與童話救贖
下篇 共性解讀
第四章 香港人的語言與宗教
第一節(jié) 香港的語言:“洋涇浜”英語
第二節(jié) 香港的宗教信仰:中國迷信的盛行及對基督教的抵抗與消解
第五章 后殖民文學解讀的香港
第一節(jié) 殖民化的寫作語境
第二節(jié) 香港文化形態(tài):從中西文化碰撞的傷痛到多元文化狂歡下的荒寒
第三節(jié) 后殖民文學中的香港:“凝視”之下的“她者”
第四節(jié) 移民后殖民文學的寫作策略:顛覆與重構
第五節(jié) 香港人物譜系
第六節(jié) 香港人物命運物化:都市私人的命運
第六章 殖民地香港曾扮演的歷史角色
第一節(jié) 作為欲望的投射地
第二節(jié) 作為城市避難地
第七章 兩種敘事方法解讀的香港
第一節(jié) 意象香港
第二節(jié) 鏡像香港
三位女作家簡介
附錄一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海外華人社會(在菲律賓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發(fā)言)
附錄二 中國文化的悲劇意蘊(在白先勇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發(fā)言)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