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文學文學評論與研究魯迅散文雜文

魯迅散文雜文

魯迅散文雜文

定 價:¥20.00

作 者: 高長春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叢編項: 學生版·名家精品閱讀之旅
標 簽: 名著少兒讀本

ISBN: 9787807024187 出版時間: 2006-06-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5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魯迅先生的文章以其含義豐富,深刻犀利聞名遐邇,然而正是由于如??,他的螑纴y膊蝗菀桌斫?。特冰樓峨s諫鈐誚桓鍪蘭禿蟮牡苯袂嗌倌輳揮兇愎壞睦肺幕痘?、覛gǖ娜松睦?、姐暘硥剶棠思想,都无法准确地胞}章逞傅奈惱履讜蹋菀仔緯稍畝琳習?。援€諒逞?,可借鉴的辅助资料比比皆薁楷其中有翼嶄浉庚b矯嫘胍鷸醒琳叩淖⒁狻? 魯迅先生的文章被公認為白話文的典范,雜文以短小精焊而被譽為“匕首和投槍”,以其對中國國民性中存在的缺陷的深刻批判而備受推崇,至今仍葆有鮮活的生命力。魯迅文章的語言運用、論證手法都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從老一輩文學家茅盾,到當代學者錢理群、孔慶東,研究魯迅先生生平、思想及作品絡繹不絕。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學生在閱讀魯迅作品時也應盡可能主動探索,博采眾長,對于文藝作品的解讀允許見仁見智,不應拘泥于某種成見。 魯迅先生的雜文、散文在中學學習階段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引導中學生正確地閱讀魯迅,感受魯迅,對于他們樹立高尚的文藝審美觀念,提高寫作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希望廣大的中學生朋友在閱讀魯迅雜文、散文中得到一些收獲。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后改名樹人,魯迅是他1918年發(fā)表《狂人日記》時開始使用的筆名,浙江紹興人。出生于破落士大夫家庭。1898年到南京求學。1902年留學日本學醫(yī),后棄醫(yī)從文。1909年回國。五四運動前后在北京參加《新青年》雜志的編輯工作,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并開始大量寫作小說、雜文等文學作品。1927年后居上海,參與組織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成為中國左翼文化運動的實際領導者和旗幟。生前出版小說集三種,散文集二種,雜文集十五種,通信集一種,文學史著作二種。在翻譯外國文學和整理中國古籍方面也成績卓著。其著譯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匯編為《魯迅全集》(十六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輯錄古籍叢編》(四卷)。

圖書目錄

散文部分
題辭
秋夜
影的告別
求乞者
復仇
復仇(其二)
希望

風箏
好的故事
過客
死火
狗的駁詰
失掉的好地獄
墓碣文
頹敗線的顫動
立論
死后
這樣的戰(zhàn)士
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臘葉
淡淡的血痕中
一覺
狗·貓·鼠
阿長與《山海經》
《二十四孝圖》
五猖會
無常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父親的病
瑣記
藤野先生
范愛農
雜文
我之節(jié)烈觀
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
娜拉走后怎樣
未有天才之前
論雷峰塔的倒掉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看鏡有感
春末閑談
燈下漫筆
戰(zhàn)士和蒼蠅
論睜了眼看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記念劉和珍君
寫在《墳》后面
《阿Q正傳》的成因
無聲的中國
老調子已經唱完
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系
流氓的變遷
上海文藝之一瞥
“友邦驚詫”論
關于小說題材的通信
答北斗雜志社問
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zhàn)斗
為了忘卻的記念
從諷刺到幽默
我怎么做起小說來
中國人的生命圈
諺語
二丑藝術
小品文的危機
女人未必多說謊
“京派”和”海派”
拿來主義
憶劉半農君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罵殺與捧殺
在現(xiàn)代中國的孔夫子

關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