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對現(xiàn)代人而言,行萬里路易,讀萬卷書難??萍嫉能囕喺泽@人的速度橫掃世界,終日在電腦和千奇百怪的機器前忙碌的現(xiàn)代人,用電線,光纜,軌道或航線,把地球為成了一個村落。點擊鼠標,我們可以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把自己隨意粘貼。但是,面對異域文明,缺少了讀萬卷書的底蘊,我們不僅頻繁遭遇“對面相逢不相識”的尷尬,更不斷積聚著那些源自心底的陽生。為此,我們渴望一種深層的理解,渴望一種心靈的融通,渴望一種旅行方式的回歸-行萬里路前,先在精神的行囊里放幾本書,以讓腳步和心靈能夠行得更選。心靈的遠足,不要“青春做賦,皓首窮經”,不要懸梁刺骨,鑿壁偷光,也不要手不釋卷,紅袖添香。心靈的遠足,只須在不經意的閑暇里讀幾部經典。小說,散文,詩歌,都可以做我們心靈的雞湯,公交,地鐵,乃至手掌,都可以做我們的書桌。于是,我們?yōu)槊β档亩际腥肆可碛喿隽艘徊俊半S身書庫”。經典,是書庫的靈魂,容易汲取,是書庫的第一要義,隨身,隨時,隨地,隨心地閱讀,是書庫的宗旨。書庫輯錄的選目,均是異域文明中瀝肝披膽,大浪淘沙后沉淀下來的傳世真經,從數(shù)百種善本典籍,私家藏書中精挑細選,辛苦搜羅的插圖,更是對經典神髓的真實復原。小開本設計,使其伶俐得像只錢包,特種印制工藝使每本書都會“有暗香盈袖”。經典是不畏懼時間的,生命卻耐不住“適者如斯夫”的侵蝕。經典的魅力,與其耳聞,不如親見。不如用它們去縫補我們的時間縫隙,增值我們的光陰碎片,不如用隨時隨地的隨身閱讀,把智慧集腋成裘,在心靈的遠足中感悟生命。閱讀經典,用最少的旅費,到達生命的最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