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現代多民族世界正經歷著巨大的政治變革,民族因素必將對這一進程產生重大影響。雖然本書論述的是生活在原蘇聯中亞的一小部分斯拉夫人口,但本書提出的問題非常有代表性,對處在現代文明之外的許多民族地區(qū)而言,這些問題十分重要,亟待解決。例如,中亞斯拉夫人的民族“共存 ”和文化融合經驗與古、近代流動商人的歷史經驗十分相似。一些移民事件,如阿爾及利亞的法國隸農史、羅馬尼亞的德裔和匈裔少數民族史,與中亞俄羅斯族移民的經驗在類型上近似。對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qū)而言,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些問題亟待解決。在中國,人口的民族成分復雜、宗教信仰不同,他們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個國家里。對中國的學者們來說,了解原蘇聯的民族進程,特別是了解與中國接壤國家的民族進程,十分必要。相信本書有助于中國讀者更廣泛、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西北方鄰居——中亞各民族成員的過去和現在,以及令其感興趣的問題。 閱讀本書,如同置身實地體驗感悟中亞的俄羅斯族移民和烏克蘭族移民的歷史與現狀,特別是對他們與中亞當地居民的文化融合、民族關系、風俗習慣、歷史淵源等有了深入的系統(tǒng)了解。該著作所使用資料源自20世紀90年代的田野調查,史實詳盡,邏輯縝密,思維前瞻,對研究了解蘇聯解體后中亞各民族之間的互動關系、經濟發(fā)展、社會運行、意識形態(tài)、穩(wěn)定機制、民族政策,推動建構中國多民族社會團結和諧、安全穩(wěn)定、持續(xù)發(fā)展機制,都具有特別重要的參考和借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