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工程計算AutoCAD中文版AutoCAD 2000i實用教程

中文版AutoCAD 2000i實用教程

中文版AutoCAD 2000i實用教程

定 價:¥55.00

作 者: 李增民 鄧憲
出版社: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叢編項: 萬水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系列
標 簽: AutoCAD

ISBN: 9787508404936 出版時間: 2001-01-01 包裝:
開本: 787*1092 1/16 頁數(shù): 57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文版AutoCAD 2000i是Autodesk公司在中文版AutoCAD 2000的基礎上最新推出的AutoCAD軟件。本軟件除了具有AutoCAD 2000的所有功能外,重點突出了強大的Internet功能,把常用的網(wǎng)絡功能內嵌到AutoCAD中,使設計和管理人員能夠充分利用Internet的功能,實現(xiàn)電子傳遞、召開網(wǎng)絡會議、進行網(wǎng)絡瀏覽等。本書詳細介紹了AutoCAD 2000i中文版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特別重點介紹了Internet應用涉及的主要命令和使用技巧,深入分析了AutoCAD 2000i中文版的許多新增功能,尤其專門介紹了AutoCAD 2000i中文版新增的“今日”窗口、“發(fā)布到Web”向導、i-drop拖放功能、“電子傳遞”功能等等。本書結合實例具體介紹了AutoCAD的工程應用,使讀者能夠具體掌握AutoCAD 2000i中文版的使用方法,進一步提高使用技能。本書內容翔實、結構清晰、示例豐富、由淺入深、通俗易懂,并配有大量插圖,對AutoCAD 2000i中文版的命令選項、菜單選項和工具欄按鈕都進行了詳細的敘述,使讀者能夠迅速、準確、深入地學習和理解AutoCAD 2000i中文版的功能和特點。本書既適合于各類AutoCAD使用與開發(fā)人員,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AutoCAD實用參考書,還可作為廣大AutoCAD專業(yè)人員提高用書。

作者簡介

暫缺《中文版AutoCAD 2000i實用教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AutoCAD 2000i中文版的新增功能
1.1 Internet驅動設計
1.1.1 “今日”
1.1.2 發(fā)布到Web
1.1.3 現(xiàn)在開會
1.1.4 “插入超級鏈接”對話框
1.1.5 “電子傳遞”特性
1.1.6 AutoCAD I-drop
1.2 AutoCAD 2000i中文版的性能和簡單性改進
1.2.1 文件導航
1.2.2 AutoCAD 2000i中文版性能更新
1.2.3 UCS圖標
1.3 對通用應用程序性能的改進
1.4 改進的3D性能
1.5 增強的硬拷貝性能
1.6 對已有特性的增強
1.7 與AutoCAD LT特性的集成
1.8 用戶助手
1.9 開發(fā)和集成
第2章 AutoCAD 2000i中文版的基礎知識
2.1 AutoCAD 2000i中文版的安裝
2.1.1 安裝前的準備工作入
2.1.2 安裝AutoCAD 2000i中文版
2.2 AutoCAD 2000i中文版的啟動和退出
2.3 AutoCAD 2000i中文版的繪圖環(huán)境
2.3.1 標題欄
2.3.2 菜單欄
2.3.3 工具欄
2.3.4 繪圖區(qū)域
2.3.5 屏幕菜單
2.3.6 滾動條
2.3.7 狀態(tài)欄
2.4 設置繪圖環(huán)境
2.4.1 使用向導繪圖
2.4.2 使用樣板繪圖
2.4.3 通過默認設置繪圖
2.4.4 通過打開現(xiàn)有圖形開始繪圖
2.5 配置繪圖系統(tǒng)
2.5.1 配置文件目錄
2.5.2 顯示配置
2.5.3 文件打開和保存特性的配置
2.5.4 打印配置
2.5.5 系統(tǒng)配置
2.5.6 用戶系統(tǒng)配置
2.5.7 草圖配置
2.5.8 對象選擇配置
2.5.9 配置系統(tǒng)控制臺
2.6 使用幫助系統(tǒng)
2.6.1 使用幫助
2.6.2 命令幫助
2.6.3 通過索引查找?guī)椭?br />2.6.4 活動助手
2.6.5 上下文關聯(lián)幫助
2.6.6 開發(fā)人員幫助
2.7 繪制一個簡單的圖形
第3章 繪制二維圖形
3.1 繪制直線
3.2 繪制圓弧
3.3 繪制圓
3.4 繪制橢圓
3.5 繪制多邊形
3.6 繪制矩形
3.7 繪制點
3.8 繪制多行文字
3.9 繪制剖面線
3.10 繪制多段線
3.11 繪制多線
3.12 繪制樣條曲線
3.13 繪制構造線和射線
3.13.1 繪制構造線
3.13.2 繪制射線
第4章 編輯二維圖形
4.1 編輯內容及方法
4.2 構造對象選擇集
4.3 刪除與恢復圖形
4.3.1 刪除圖形對象
4.3.2 恢復刪除的圖形對象
4.3.3 恢復放棄刪除的圖形
4.4 定位對象
4.4.1 移動對象
4.4.2 旋轉對象
4.4.3 拉伸對象
4.4.4 比例縮放對象
4.5 改變對象的長度
4.5.1 修剪對象
4.5.2 延伸對象
4.5.3 拉長對象
4.5.4 打斷對象
4.6 修改對象特性
4.6.1 使用“對象特性”工具欄
4.6.2 使用對象修改特性
4.6.3 同時修改多個對象的特性
4.6.4 特性匹配
4.7 構造編輯對象
4.7.1 復制對象
4.7.2 鏡像對象
4.7.3 偏移對象
4.7.4 陣列對象
4.7.5 圓角對象
4.7.6 倒角對象
4.8 編輯特殊對象
4.8.1 編輯多段線
4.8.2 編輯多線
第5章 圖形的顯示控制
5.1 控制繪圖環(huán)境
5.1.1 控制拾取點標志的顯示
5.1.2 控制選中對象的亮顯
5.1.3 控制實體填充的顯示
5.2 透明顯示對象
5.2.1 縮放圖形
5.2.2 平移圖形
5.2.3 重畫圖形
5.2.4 重生成圖形
5.2.5 在命令行改變觀區(qū)
5.3 生成和恢復命名視圖
5.4 鳥瞰視圖
5.5 生成和管理視口
5.6 創(chuàng)建和管理圖層
第6章 控制精確輸入
6.1 輔助繪圖
6.1.1 使用柵格工具
6.1.2 捕捉柵格
6.1.3 控制捕捉角度
6.1.4 使用正交模式
6.2 使用對象捕捉
6.2.1 設置捕捉方式
6.2.2 改變捕捉標記的尺寸
6.3 使用坐標系統(tǒng)
6.3.1 絕對坐標系統(tǒng)
6.3.2 相對坐標系統(tǒng)
6.3.3 極坐標系統(tǒng)
6.4 點過濾器
第7章 標注尺寸和文字注釋
7.1 尺寸標注
7.1.1 線性尺寸標注
7.1.2 對齊尺寸標注
7.1.3 徑向尺寸標注
7.1.4 角度型尺寸標注
7.1.5 坐標型尺寸標注
7.1.6 基線尺寸標注
7.1.7 連續(xù)尺寸標注
7.1.8 圓心標記
7.1.9 引線標注
7.1.10 公差標注
7.2 尺寸標注樣式
7.2.1 創(chuàng)建新的標注樣式
7.2.2 設置標注樣式
7.2.3 利用標注樣式標注尺寸
7.3 編輯尺寸標注
7.3.1 編輯標注尺寸
7.3.2 編輯標注文字
7.4 文字注釋
7.4.1 輸入單行文字
7.4.2 輸入多行文字
7.4.3 用文字樣式控制文字
7.4.4 編輯文字
第8章 使用塊與外部參照
8.1 塊定義
8.1.1 用-Block命令定義塊
8.1.2 利用對話框定義塊
8.2 把對象和塊保存成新圖形文件
8.2.1 用-WBlock命令保存塊
8.2.2 用“寫塊”對話框保存塊
8.3 插入塊
8.3.1 用-Insert命令插入塊
8.3.2 用“插入”對話框插入塊
8.3.3 陣列插入塊
8.3.4 定踞等分和定數(shù)等分插入塊
8.4 塊屬性及其定義
8.4.1 用命令行定義塊屬性
8.4.2 用對話框定義塊屬性
8.4.3 修改屬性定義
8.5 外部參照
8.5.1 處理外部參照
8.5.2 外部參照的管理
第9章 查詢對象信息
9.1 查詢對象狀態(tài)
9.2 列表顯示對象信息
9.3 計算對象的距離和角度
9.4 顯示當前點坐標值
9.5 計算對象的面積和周長
9.6 查詢繪圖時間
9.7 查詢系統(tǒng)變量
9.8 查詢對象的質量特性
9.9 查詢圖形信息
9.10 在Windows資源管理器中查詢圖形信息
第10章 AutoCAD設計中心
10.1 啟動AutoCAD設計中心
10.2 調色板操作方式
10.2.1 加載調色板內容
10.2.2 瀏覽調色板內容
10.2.3 改變調色板顯示特性
10.2.4 圖形描述信息和預覽圖形
10.2.5 刷新調色板和樹狀視圖視口
10.3 在設計中心打開圖形
10.4 查找圖形內容
10.5 在繪圖區(qū)插入內容
10.5.1 插入圖塊
10.5.2 引用光柵圖像
10.5.3 引用外部參照
10.5.4 在圖形之間復制圖塊
10.5.5 在圖形中復制圖層
10.5.6 解決重名問題
10.6 保存和恢復經(jīng)常使用的內容
10.6.1 向“Autodesk收藏夾”文件夾添加快捷訪問路徑
10.6.2 顯示“Autodesk收藏夾”文件夾的內容
10.6.3 組織“收藏夾”文件夾中的內容
10.6.4 查找圖形文件的快捷方法
10.6.5 查找圖塊的快捷方法
第11章 模型空間和圖紙空間
11.1 建立視口
11.2 控制視口
11.3 切換模型空間和圖紙空間
11.4 設置視窗可見性
第12章 使用圖層和面域
12.1 圖層的概念
12.2 設置圖層
12.2.1 利用對話框設置圖層
12.2.2 利用工具欄設置圖層
12.3 設置圖層的顏色
12.4 設置圖層的線型
12.4.1 利用對話框設置線型
12.4.2 設置線型比例
12.4.3 設置線寬
12.4.4 定義線型
12.5 創(chuàng)建面域
12.5.1 用命令行創(chuàng)建面域
12.5.2 用對話框創(chuàng)建面域
12.6 面域的運算
12.6.1 面域的并集運算
12.6.2 面域的交集運算
12.6.3 面域的差集運算
12.6.4 提取面域數(shù)據(jù)
第13章 圖案填充
13.1 圖形填充的概念
13.1.1 定義填充區(qū)域的邊界
13.1.2 圖案填充方式
13.1.3 孤島檢測
13.2 利用對話框進行圖案填充
13.2.1 “快速”選項卡
13.2.2 “高級”選項卡
13.3 編輯圖案
13.3.1 用Hatchedit命令編輯圖案
13.3.2 利用特征點修改填充圖案
第14章 環(huán)境設置及其他工具
14.1 設置繪圖單位制
14.1.1 利用對話框設置單位
14.1.2 使用命令行設置單位
14.2 過濾選擇對象組
14.3 裝入新菜單項
14.4 控制顯示分辨率
14.5 核查和校正圖形錯誤
14.6 重命名圖形及其特性
14.7 幾何計算器
14.7.1 普通計算器
14.7.2 點運算
14.7.3 距離計算
14.7.4 角度測量
14.7.5 其他功能
第15章 配置三維繪圖環(huán)境
15.1 三維圖形建立方式
15.2 建立三維坐標系
15.2.1 使用命令行建立用戶坐標系
15.2.2 利用對話框設置用戶坐標系
15.2.3 顯示UCS圖標
15.3 設置視圖的顯示
15.3.1 用對話框設置視點
15.3.2 用命令選擇視點
15.3.3 用羅盤確定視點
15.3.4 設置UCS平面視圖
15.3.5 用菜單設置觀點
15.4 動態(tài)觀察三維圖形
15.4.1 動態(tài)觀察圖形
15.4.2 三維連續(xù)觀察圖形
第16章 繪制和編輯三維表面
16.1 創(chuàng)建簡單的三維表面模型
16.2 繪制三維點、線、面
16.2.1 繪制三維點
16.2.2 繪直三維直線
16.2.3 繪制三維構造線
16.2.4 繪制三維多段線
16.2.5 繪制三維面
16.2.6 控制三維平面邊界的可見性
16.2.7 繪制多邊網(wǎng)格面
16.2.8 繪制多邊形網(wǎng)格
16.3 繪制三維網(wǎng)格曲面
16.3.1 繪制直紋曲面
16.3.2 繪制平移曲面
16.3.3 繪制邊界曲面
16.3.4 繪制旋轉曲面
16.4 繪制基本三維曲面
16.4.1 生成基本形體表面
16.4.2 繪制長方體表面
16.4.3 繪制棱錐面
16.4.4 繪制楔體表面
16.4.5 繪制上半球面
16.4.6 繪制球面
16.4.7 繪制圓錐面
16.4.8 繪制下半球面
16.4.9 繪制圓環(huán)面
16.4.10 繪制三維網(wǎng)格面
16.5 編輯三維曲面
16.5.1 三維旋轉
16.5.2 三維陣列
16.5.3 三維鏡像
16.5.4 對齊對象
16.5.5 消隱
第17章 實體造型
17.1 繪制基本三維實體
17.1.1 繪制長方體
17.1.2 繪制楔體
17.1.3 繪制圓柱體
17.1.4 繪制圓錐體
17.1.5 繪制球體
17.1.6 繪制圓環(huán)體
17.2 通過拉伸創(chuàng)建實體
17.3 通過旋轉創(chuàng)建實體
17.4 通過布爾運算創(chuàng)建實體
17.4.1 通過并集運算創(chuàng)建實體
17.4.2 通過差集運算創(chuàng)建實體
17.4.3 通過交集運算構造實體
17.5 三維實體的倒角編輯
17.5.1 實體倒角
17.5.2 實體圓角
17.6 建立特殊視圖
17.6.1 剖視圖
17.6.2 創(chuàng)建截面圖
17.6.3 分解實體
17.7 編輯實體
17.8 著色處理
17.9 渲染實體
17.9.1 設置光源
17.9.2 設置場景
17.9.3 設置材質
17.9.4 渲染
17.10 配置圖形
17.10.1 創(chuàng)建配景
17.10.2 編輯配景
17.10.3 配景庫
17.11 三維圖形文件的轉換和保存
17.11.1 以STL格式保存圖形文件
17.11.2 以ASCII格式保存圖形文件
17.11.3 保存當前圖形
第18章 AutoCAD 2000i中文版的網(wǎng)絡功能
18.1 AutoCAD 2000i中文版網(wǎng)絡功能簡介
18.2 使用Internet功能的準備工作
18.3 在Internet上打開和保存文件
18.3.1 打開Internet文件
18.3.2 保存Internet文件
18.4 AutoCAD中的超級鏈接
18.4.1 絕對超級鏈接
18.4.2 相對超級鏈接
18.5 圖形文件的輸出格式——DWF
18.5.1 DWF文件的特點
18.5.2 創(chuàng)建DWF文件
18.5.3 設置DWF文件保存結果
18.5.4 設置DWF文件的壓縮格式
18.5.5 DWF文件的其他設置
18.5.6 在瀏覽器上查看DWF文件
18.6 從AutoCAD中瀏覽Web站點
18.6.1 “今日”窗口
18.6.2 從命令行啟動Web瀏覽器
18.6.3 Autodesk Point A按鈕
18.6.4 “發(fā)布到Web”按鈕
18.7 從Internet打開、保存和插入文件
18.7.1 “文件選擇”對話框
18.7.2 使用“發(fā)布到Web”對話框
18.7.3 處理Internet外部參照
18.7.4 i-drop功能
18.8 使用“電子傳遞”功能
18.8.1 “基本”選項卡
18.8.2 “文件”選項卡
18.8.3 “報告”選項卡
18.9 使用電子出圖功能
18.9.1 輸出DWF文件
18.9.2 設置DWF文件的分辨率
18.9.3 設置DWF文件壓縮選項
18.9.4 為輸出DWF文件指定附加設置
18.9.5 在外部瀏覽器中瀏覽DWF文件
18.10 為WHIP!插件創(chuàng)建DWF文件
18.11 發(fā)布設計內容和維護Web站點
18.11.1 將設計內容按Web頁發(fā)布到Web
18.11.2 更新Web頁上的設計內容
18.12 使用“現(xiàn)在開會”功能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