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案傳疑【舊聞】營口西大廟藥王誕辰,遠近男女聯(lián)袂來游,本街大會上恐人眾滋事,稟請道憲派武巡捕馬某前來彈壓。向例男婦之入廟燒香者分上下午,是日人數過多,不免男女混雜。時有陳姓妓女挈姐妹行款款而來,觀者益形擁擠,妓見馬謂之日:“能令閑人退讓一步,俾吾們趨前頂禮乎?”馬固妓之狎客也,聞妓言,旅進旅退,極意周旋,從旁有非笑者,有竊竊私議者,馬不能堪,憤焰中燒,喝令護勇舉棍亂擊,有胡瘋子者出惡言,遂被擊傷,馬不能為片刻留,乘妓車同逸。瘋子歸未數日,因傷斃命,有子年尚幼,別無戚屬代為出頭,故除買棺收殮外,僅給伊子束錢二十吊,而其事遂寢。郵述之事,大略如此,而真是實非,還當質諸知此事者?!拘抡f】晚清的巡捕,相當于今天的警長。就是這么一個芝麻綠豆官,在營口這個地方,因為要向相好的妓女獻殷勤,競濫用權力,命令手下弁勇對趕藥王廟會的群眾棍棒亂打,辟一條通道供妓女行走,有人不服,嘀咕幾句,馬巡捕認為其出言不遜,將他毆至重傷,回家不久就命喪黃泉。馬巡捕之為非作歹,令人切齒。打傷了人,馬巡捕不聞不問,攜妓揚長而去。傷者斃命后,馬巡捕僅花幾個小錢,事情就告結束。乍看是苦主無人出頭告狀,其實細細想來,馬巡捕既然敢于如此有恃無恐,人命不當人命,那么,縱有人提起訴訟,又能將他怎樣呢?大概仍是官照當,民照欺,自己一根毫發(fā)也損失不了。大凡一個地方出現馬巡捕這樣的惡吏,都是官官相護、狼狽為奸的結果。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眾目睽睽,公眾場合,吃公家飯的蠻橫到這步田地,很難想象這個地方的吏治還是清明的。因《十五貫》這出戲而婦孺皆知的明朝清官況鐘,對付惡吏是出了名的。他出任蘇州知府后,查明了一些屬吏的種種不法劣跡,一日在府衙大堂公開處理,用四個身強力壯的大漢,把惡吏一個個高高拋起,又一個個落地摔得腦漿進裂而死,一天摔死了六個。從此,蘇州府的胥吏再也不敢不奉公守法了。況鐘的做法未必可取,但他嚴懲惡吏的決心是值得嘉許的。